首先測試的是德國米勒兄弟的數控銑床,中心孔有兩個公差目標,方形有七個公差目標,菱形有九個公差目標等等。
“中心孔孔c的圓柱度,公差正3。”方形f側直線度公差負2。99”“斜面面j的直線度公差正2”
這個數據出來,大家的反應很一致真不錯。
不過,這都是在意料之內的,畢竟瑞士和德國的機床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第一梯隊,如果他們都做不到這樣的數據,那就沒有廠家可以做到了。
但是,隨著報數越來越多,“菱形測直線度公差正4。”“菱形側直線度公差0。”
很多人的表情就不太一樣了。
公差小這是大家知道的,可夏國這邊即便公差小,數據會是這樣,14,6,1,13,7這樣的數據。
也就是說,在公差內上下浮動,沒有定準。
而他們的公差則幾乎集中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
這只是一個零部件上的幾個面,而一臺機床是需要無數個零部件組成,試想一下,他們這樣左右搖擺差距巨大的“公差”和米勒兄弟機床廠這樣差距甚小的公差,組裝出的機床精度能夠一樣嗎
而且這種在公差范圍內的,還是不錯的機床廠,事實上,夏國很多零配件廠生產的產品差距之大,根本都不敢想象。可以說,拋卻工藝材料裝配,零配件公差大,其實是夏國機床的大問題。
第二個測量的則是長崎機床廠的數控銑床生產的工件測量數據,雖然日本一直在強調,他們有著工匠精神,會將每一個零部件,都做到了幾近完美,但是,跟德國的米勒兄弟機床廠的產品比,他們的機床還是差了一點。
“3,6,2,7,3”
數據報出來,不少人都議論“雖然說日本機床這兩年勢頭挺猛,實際上還是差點意思。”
“他們走的就是物美價廉的路線嗎不過吹得厲害。其實主打一個性價比比較高。咱們一臺普通大型曲裾磨床賣到4000美元,日本的賣十萬美元,德國還要再翻一倍。東西還是德國的好,而且他們的肯定也用得住,可太貴了。”
“可不是,誰不知道東西好啊,也得消費的起。你看美國這么財大氣粗,日本機床也是占據了大片市場,說明大家都不傻。我說的那個大型曲劇磨床,就是針對美國輪船行業的,這個行業需要加工曲軸,用的不多,不過必須配備。我們廠本來想競爭,可惜啊,咱們是便宜,但質量不行,還是讓日本拿走了。”
“他們的人就跟我們的供銷科科員說,但凡我們的精度再高一些,各方面數據再好一些,肯定會考慮我們的,能省太多錢了,可惜,我們不行。”
“你這個例子,就生動的說明了,美國人也不傻,能省錢就省錢。如果我們真的能提高質量和精度,這生意未必搶不過日本,咱們材料人工都便宜啊。”
說著,他們不由又看向
了并排擺著的三臺燎原一號,如果真的可以達到,那市場前景實在是太廣闊了。
就這時候,有人說“蘇聯的開始了”
大家連忙閉了嘴,雖然蘇聯的設備有目共睹要差一些,但是也沒人輕視,側耳聽著,畢竟說真的,燎原一號看著什么都好,但數據沒出來,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樣。
這倒不是說燎原一號是樣子貨,而是機床這個行業,就是數據說話,再好看花架子沒人會買賬的。
所以,大家都要仔細對比一下,燎原廠的數據,到底排在多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