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是航天發動機。不知道你們有這方面的工廠嗎”
沒喝水的張超男差點被口水嗆死,航天發動機那可是航天發動機啊她猛烈地咳嗽后第一句話就是“要,我們要”
“我是伊利亞,謝謝你們一直的幫助,我聽說你們在招聘,不過我的工作內容和你們仿佛差的有點遠,不知道你們需要嗎或者有需要的嗎”
已經被刺激過的張超男毫不猶豫“您說,放心,我有準備。”
結果對方說的是“我是研究船舶的,就是大一點的船。”
張超男任由自己的腦袋空白了一會兒,然后才說“需要,當然需要,我馬上去找您。”
1992年開始,燎原廠以全國各地工廠招聘的名義,接走了三千五百名蘇聯專家和技術人才這里面有的是他們曾經資助過的,他們有的是直接飛抵夏國,有的則是去東南亞打個轉再回來,總之,那些曾經受過他們資助的專家們,還是選擇了回饋這道善意。
這些專家很多留在了燎原廠,也有一部分去了專業相符的各個工廠。
當然,這只是燎原廠,還有很多燎原廠牽過線的,那究竟有多少,許如意也不知道了,華一心只跟她這么比喻過“比我們預想的要多得多。”
而許如意卻在這個時候,去了俄羅斯她需要去說服一位最頂級的計算機專家,蘇聯超級計算機鼻祖基莫維奇,邀請他來夏國。
基莫維奇是前蘇聯超級計算機的締造者,當然,這臺計算機非常大,是用真空管制造的,它在當時非常先進,遙遙領先于美國歐洲,是蘇聯的導彈系統,核武器和太空計劃所使用的計算機。
他可謂是天才一般的人物。
在后世,他的很多學生是眾多國際著名計算機公司的中流砥柱。
許如意曾經示意張超男多次接觸他,但作為超級專家,基莫維奇的生活非常富足,他根本不需要幫助,所以對燎原廠也就沒有任何回應。
但現在許如意得到了一個契機,這位已經接近耄耋之年的老人,因為蘇聯的解體,再一次出山了。
他想挽救已經無人在意的蘇聯計算機行業,他試圖召喚自己的朋友們同志們學生們,跟他一起,不要放棄他們曾經的事業他們組建了一個公司。
許如意到寫字樓底下的時候,正好是上午十點,她來之前已經打了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中年男子,聽說許如意想要拜訪基莫維奇,一開始是不答應的,不過態度很溫和,他只是說“老師身體不太好,所以一般不見人。”
許如意直接說“我是來自夏國燎原機床廠的許如意,是這家機床廠的廠長,我想跟你們合作。”
對方顯然知道燎原廠的,她這么一說,對方想了想就說“那您等我電話。我問一下給您回復。”半個小時后,許如意就收到了同意的電話,這才有了今天這趟拜訪。
她和張超男直接上了樓,這里是首都最繁華的地方,如今也被稱為計算機一條街。
在蘇聯解體后,迅速出現了許多小公司,從國外引進零部件,組裝電腦售賣。雖然物價飛漲,很多人陷入貧困中,但終究是有有錢人的,這里繁華的跟許如意印象中完全不同。
他們上了三樓,就瞧見一個穿著格子襯衫的男人站在門口顯然是等他們,看到兩位年輕女士后,他只是問了一句是不是許如意,就帶他進去了。
不過邊走邊叮囑“老師歲數大了,精力不是很足,所以請在半小時內結束會面。否則的話老師撐不住。”
居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
許如意只知道他雄心壯志,卻不知道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