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塊錢比之我掙得很少,可是如果比我一條命呢。我能站在這兒,很多了。”
陳港生這是第一次知道謝璋的經歷,他不理解,可沒關系,他知道謝璋感恩就行了,知道感恩的人,人品不會差。所以,后面他還經常介紹客戶給謝璋,讓謝璋掙了不少錢,另外因為謝璋手上能拿到港城的物資,所以也拓寬了門路。
這位陳港生就是做二手設備的。
謝璋直接跟他聯系,說是想要上一套彩電生產線,問有沒有價格合適的。
陳港生也直接跟他說“挺難。彩電需求量大,是正當季的產品,很難有二手的成套生產線。其次是合適的價格,你知道,東西緊缺,就不可能太便宜。我給你找找吧,你也找找錢,看看能籌到多少。”
謝璋還是信陳港生的為人的,他說找那一定是留心了。
謝璋扭頭就將賬上的資金收攏了一下,他這兩年做倒爺,其實是正趕上了好時候,一方面國營廠沒放開,還是按著老路子買賣,另一方面市場已經開始活躍起來,大家的需求量大了。
所以他不但生意好,賺的還多,賬上居然有六百多萬。這簡直在原先都是不敢相信的數字,誰能想到,謝璋不過短短三年,就掙來了呢。也可以看出,這三年謝璋過的是什么日子,吃的什么苦。
可六百多萬,對于金盛機械廠來說,是一筆大錢,對于江州來說,也是一筆大錢,可是對于一條電視機生產線,那是真不夠。
謝璋也了解過,一條生產線差不多要一千萬美元,也就是兩千多萬人民幣,謝璋自然拿不出這些錢,而且還是需要外匯的,他一方面跑銀行,另一方面跑市局,就想拿下這個批文。
原本以為很難做的,其實也是如此,他一去市局,一說想要引進電視生產線,市局對此都覺得他步子邁得太大“你們廠才一百人就想上電視機生產線這有些不合邏輯。”“一條電視機生產線上千萬美元,這可是外匯,不可能隨隨便便批給你們的。”
“謝璋,你有想法有闖勁兒,但是年輕人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你先做
你們能做的,等著做好了,再往大發展。”
這是市局的領導給他的建議,不過謝璋說道“如果我能籌到錢呢。”
這話倒是讓大家愣了,這可是一筆大錢幾乎立刻,辦公室主任趙光榮就問“你怎么籌”
謝璋就說“我們現有資金六百萬,還可以去銀行貸款,拿著生產線做抵押,這應該是可以的。”
雖然有些本末倒置,不過這時候,倒是可行的,但又有人問“外匯呢,咱們市局一年才多少外匯,你別說往廳里打報告,你們廠這點人,這點生產能力,根本不可能批下來,有錢也不行。”
謝璋自然有準備“不需要廳里,我認識港商,可以跟他們進行兌換。”
這可是真是沒有任何問題了,大家都知道謝璋能耐大,可誰能想到,居然這么大筆的美金都能換到
立時,趙光榮就興奮起來“那我看這沒什么有問題的地方了。如果有彩電生產線,對咱們江州的發展絕對是有利無害。我同意。”
倒是副局長莫小川有些不太認同,皺著眉頭說“還是風險太大了,我認為從小做起比較好,你們廠的技術水平在那里,廠房是小事兒,僅僅是工人,你們就不夠。”
因為有人反對,第一次匯報,直接就沒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