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肉吃了不少,主要是太雜,容易積食。
沒一會兒,太監端上甜品。光是顏色,就吸引了朱翊鈞的目光。
這道甜品是尚善監的甜食房專程為今日的年夜飯制作,淺紫色的芋泥盛在薄白透亮的瓷碗中,上面點綴著金黃色的桂花。一端上來,芋泥的醇香混合著牛乳的奶香,再配上馥郁的桂花,三種香味依次呈現,卻又能完美融合。
顏色和香味的完美搭配,饞得某個小朋友直咽口水。這次不等馮保喂他,打算自己拿起勺子開吃。
馮保低聲在他耳邊問道“小主子剛不是說不吃了嗎”
“嗯”朱翊鈞看著碗里的桂花芋泥乳,滿眼都寫著幸福和滿足,“我說差一點。”
馮保恍然大悟,差一點原來差的是這一點。
朱翊鈞不要他喂,自己握著勺子盛了一大勺,掌握不好平衡,越是往嘴里送,勺子就越是傾斜,絲滑的芋泥又回到了碗里,最后吃到嘴里的,只有黏在勺子上那薄薄的一層。
這可滿足不了小家伙對美食的渴望,他歪著頭思索片刻,又盛了一勺,這次手沒動,俯下身,用嘴去夠勺子。總算美美的吃了一大口,滿意極了。
吃完了甜品和水果,宴會接近尾聲,但今晚的守歲活動還沒有結束,接下來還有一向每年大家最期待的表演。
象征著宴會結束的禮樂再次響起,眾人再次跪下,扣頭謝恩。
嘉靖帝起身,走出殿外,眾人隨后跟在后面。
正要登上鑾輿的時候,嘉靖帝卻停了下來。眾人不明所以,也跟著他停了下來。
帝王威嚴的目光掃過眾人,所有人靜立在原地,低著頭,心里都有些害怕。
這大過年的,不會是要訓人吧。
他們這位皇上出了名的喜怒無常,沒人能摸清楚他的心思。
上了年紀之后,似乎好了一些,尤其近一年多來,有朱翊鈞這個小皇孫時刻陪在左右,玉熙宮內外,每日都能聽到皇上開懷大笑。從旁伺候的太監,日子都好過了不少。
從某種意義上將,朱翊鈞不但是他爹的貴人,也是這宮中許多人的貴人。
嘉靖帝的目光最終落到裕王和王妃身上“鈞兒,過來。”
“皇爺爺,我在這兒。”朱翊鈞從裕王和王妃中間擠出個腦袋,父王母妃趕緊向兩側各退一步,給他讓出條路。
小家伙一路小跑著來到嘉靖帝身旁,舉起小手,嘉靖帝牽著他登上鑾輿,皇上起駕,前往太液池邊,其他人也緊隨其后。
早在永樂年間,宮中就有舉辦盛大的元宵鰲山燈會的習俗,設置在午門外,邀請全城百姓前來觀看,彰顯大明盛世的輝煌。
永樂帝還親自駕臨午門,吟詩作賦,與民同樂。
后來,成化帝是為了讓兩宮皇太后高興,會在除夕到元宵節之間燃放煙花。
到了嘉靖年間,因為嘉靖帝本人沒有什么娛樂精神,他只喜歡修道,午門外的鰲山燈會就別想了,偶爾幾次燃放煙火也是為了奉神,順便讓宮里的人游樂觀賞。
近兩年又是旱災、又是雪災,又是洪災卻每次都在即將造成更為嚴重后果的時候情況奇跡般好轉。為了感謝神明對百姓的護佑,祈愿明年風調雨順,嘉靖帝命御用監籌備了這次除夕花炮。
瓊華島上,花炮已經準備就緒。
太監提前在空地上設好了御座,就等嘉靖帝升坐,伺候花炮。
不光是后妃、親王、公主以及皇室親眷來到太液池邊準備觀賞許久未曾一見的煙花表演。今天是除夕夜,宮中各處的太監、女官、都人只要不當值,都可以到太液池邊上,找個地方觀賞煙花。
嘉靖帝登上龍椅落座,其他人站在他的兩側。皇上抬了抬手,吩咐道“開始罷。”
朱翊鈞還不知道什么是煙花,他只是被太液池旁,裝點的幾處花燈感興趣。工匠們將幾十上百盞彩燈縛扎在一起,組成祥云、蓮花、繡球、麒麟、龍等的圖案。映照在太液池的冰面上,流光溢彩,如夢如幻。
“好漂亮呀”本來站在嘉靖帝旁邊的小家伙,情不自禁的往前走了兩步,正好站在了嘉靖帝前面開闊的空地上,非常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