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又補充了一句“中秋團圓夜,你們的膳食照舊。”
他撣撣衣袍往那兒一座,宮女趕緊奉上茶盞。他看了一眼,也不動手。
他平時只和道士的調配的崇道茶,很少喝其他的。候在一旁的宮女不知道這些,站在一旁瑟瑟發抖,以為是自己哪里沒伺候好。
壬寅宮變之前,宮里打死打殘的宮女不計其數,長期遭受這種非人的待遇,才導致楊金英等人鋌而走險。
壬寅宮變之后,嘉靖身邊只剩太監,宮女都在后宮伺候,日子才好過了不少。
但對前輩們的悲慘遭遇有所耳聞,見到皇上沒有興奮、激動,只有心驚膽戰。
朱翊鈞看看嘉靖,又看看宮女,看到她站在那里,腿都在發抖。
小家伙想了想,跑過去,踮起腳想端茶盞,力氣小了,平衡感也不好,端不起來,干脆推到嘉靖跟前“皇爺爺,喝茶。”
嘉靖手指輕敲桌面“朕不喝這個。”
朱翊鈞又把茶盞往前推了推“就喝這個,這個好喝。”
再推茶盞就要掉他皇爺爺身上了,小家伙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一只小手一直護著邊沿。
嘉靖也不知道茶熱不熱,會不會燙到他。這么想著,手已經伸了出去。
朱翊鈞仰著頭,一雙大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他,他也不好意思把手再收回來,值得端起來喝一口。
桂花冬瓜茶,清爽的口感,帶著一絲甜味,其實還不錯,宮里難得喝到這么接地氣的茶飲,其實還不錯。
今日天氣很好,白天晴空萬里,晚上也沒有云層遮擋。天黑之后,月亮從東邊升起來,月光灑落在太液池中,浮光躍金,靜影成壁。
晚膳擺在亭中,周圍掛上宮燈,既能看到月光灑在太液池上的美景,又能聞到遠處飄來的桂花芬芳,秋高氣爽,清新怡人。
嘉靖坐于亭中,他似乎也不是來吃飯的,他就是尋仙問道時間太久,突然想感受一下久違的人間煙火氣。
朱翊鈞跑跑跳跳一下午,早就餓了。抬頭可憐巴巴望著嘉靖“皇爺爺。”
嘉靖給他夾了一筷子桂花鴨“吃吧,你們也吃。”
雖然簡單,但也算一頓家宴。在這個中秋團圓夜,嘉靖難得和皇貴妃聊了幾句,又關心了一下寧安公主近來的生活,還夸贊了她的駙馬,今年多次代替帝王祭祀社稷、宗廟、皇陵等。
兩個小家伙在旁邊,頭挨著頭,努力干飯。
“鈞兒,”嘉靖喚他的小孫子,“今日中秋,給朕背一首關于月亮的詩。”
這不是張口就有,朱翊鈞抹抹嘴“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嘉靖輕啜一口桂花釀,忽然打斷他“不好不好。”
小家伙眨了眨眼,仿佛在說“李白的詩還不好,那要什么才叫好”
嘉靖卻說“不能有月。”
他的意思是要描繪中秋或是月色,又不能帶“月”這個字。
這一年多來,朱翊鈞跟著他的兩位貼身太監背了不少詩詞。他現在背詩也不想以前,只是背下來,不解其中意。馮保和陳炬每次教他都是應時應景,順帶著就把意思告訴他了。
既要描寫月亮,又不帶月字,自然是有的,不過他得想想。
旁邊幾人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這個題目對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來說,有些為難他了。即便是大人,也不是一時就能想起來。
“嗯嗯”朱翊鈞咬著下唇,努力思考的樣子可愛極了,他又轉頭去看月亮。那光影變換遠遠看去,仿佛正是有人懷抱一只兔子。
玉兔、嫦娥
朱翊鈞轉過頭來,眼睛亮閃閃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哈哈哈哈哈哈哈”嘉靖開懷大笑,不難看出,他今日心情很好。
皇貴妃和寧安公主都夸他養的孩子聰穎早慧,這么難的行酒令,都被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