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劉隆一面叫,一面用手指著外面。
“哎喲喂,我的祖宗,外面還下著雪,凍得人發抖,你出去干什么,等開春天氣暖和,我再抱你出去玩。”江平苦惱道。
“啊。”劉隆轉過身對著江平,縮在袖筒里的胳膊舉起來,雙臂抱著江平的頭,又“啊啊啊”了幾聲,意思要與江平定下約定。
江平見狀,反而笑起來,腦袋在劉隆的雙臂里顫動起來。
“知道啦,知道啦,我記住了。”江平看著劉隆板著的小臉,笑著連連保證道。
長秋宮。
一身素服的鄧綏正在伏案處理公務,突然聽到一陣腳步聲,抬頭望去,只見是鄧騭和鄧悝兩位兄長過來了,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一抹笑容。
鄧騭看起來約莫三十多歲,劍眉星目,英偉挺拔,若非他時常板著臉,恐怕姿儀更要美上幾分。
鄧悝相比于鄧騭則多了幾分跳躍,兩人站在一處,顯得有些輕佻。
兩兄弟和妹妹鄧綏一樣,擁有一頭烏黑柔順的頭發。
發際線保衛戰不止在劉隆的上輩子遍地開花,在古代也依然存在,據說王莽就曾有這樣的困惑。
“王莽禿,幘施屋。”王莽在幘上加了蓋子,掩蓋發量。可惜,還是沒能掩蓋住。不僅當時的人知道,就連一千多年后的劉隆也知道。
現在看來,鄧騭兄弟將來不會像王莽一樣有禿發的煩惱了。
竇氏是鄧氏的前車之鑒,那王莽出身的王氏家族也是鄧氏的前車之鑒。
王莽被一群“奉天法古”的儒生忽悠瘸了,自己也深信不疑,陷入狂熱之中,事事必依古。他頒布的政策,非但沒解決老問題,反而產生了新問題,真不知讓人如何評價。
王莽改制失敗,成為西漢滅亡的替罪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東漢統治者從光武帝到鄧綏,一脈相承地回歸理性,注視實務。
兄妹寒暄之后,鄧綏的目光落在鄧悝身上,眉頭微皺。相似的面容,相似的身材,鄧騭坐得筆挺猶如小白楊,而鄧悝歪歪扭扭仿佛就是野槐樹。
鄧悝被皇太后妹妹看得極不自在,不由得坐直身體,摸著鼻子,問“陛下,我有什么問題嗎”
鄧綏見他坐好,這才看順眼許多,提醒道“三兄是世家子,以后萬不可做市井無賴樣。”
鄧悝聞言,辯解道“大兄也這樣說過,我已經改過了,只不過因為家人相聚,放松之下,帶出了從前的習氣。以后必定改。”
鄧騭毫不客氣地拆穿三弟“我說過他許多次,口上應著,只好了幾天,又重新犯了。”
“大兄”鄧悝又辯解道“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大兄總得給我時間來改。”
鄧綏打斷道“改掉壞習慣,難道還要挑日子”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