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誤了我大事。景世兄約我今日一聚,現在已經過了時辰,你這是讓我失禮于人。一回來你就盯著衣服看,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你呀你”周章一面起身換衣,一面數落妻子。
周章妻心虛地為自己辯解“我我這不是忘了既然是通家之好,想必他不會在意這些。”
周章冷哼一聲,一甩袖子道“婦人就是見識短淺,我與你說不通。”說罷,周章就急匆匆去赴約。
周章妻看著周章三兩步出了院門,不見了身影,轉身回到廚房準備做飯,只是米缸中的粟僅剩淺淺一層,只得兌了大半野菜煮上,與兒女們吃了。
雒陽的秋日十分短,仿佛剛有一絲涼意就跳到冬天。
就在這短短的秋日里郡國來稟,有三十多郡國遭受雨水,沿海二十八郡國遭遇大風,百姓損失嚴重。鄧綏派刺史去賑災,又蠲免田租,緩急百姓之難。
劉隆從上次母后說完后,每日上午都被江平抱到后殿鄧綏身側,或玩耍自樂,或聽君臣議政,或睡上一覺。
鄧綏有時閑了,也會教導或者解釋一些東西給他,為了不讓母后失望,劉隆都一一記在心中。
鄧綏本是沉靜之人,跟在他身邊的劉隆也學了幾分端靜的模樣,不說話的時候更加像小大人,也更加可愛了。
什么倭國王來朝貢
大朝會上,劉隆聽到大鴻臚卿的稟告,下意識坐直身體,倭國這個時候竟然就已經有了
劉隆突然想起,前世日本有一國寶,乃是光武帝賜給倭國的“漢倭奴國王印”,剛放下的心立馬又揪起,腦海中浮現了“倭寇”二字。
這個鄰居實在是不做人,讓人不得不防。你強大時,他抱你大腿哭著喊著要認你當老大;你稍顯弱勢,他就變成鬣狗,撲上來撕咬你
。
劉隆朝殿下望去,只見幾個矮小瘦弱的男子上來,這些人甚至還沒有他母后高呢。他們口中自稱某某國王,拜見皇太后和皇帝。
這些人送上一百多個奴隸作為上貢的特產,鄧綏安撫一番讓他們下去,由大鴻臚卿安排接待。
回到后殿,路上鄧綏和劉隆講起關于倭國的事情。倭國在前漢時曾到樂浪郡來朝貢,光武中興后來到雒陽,受到光武帝接見,得封倭奴國王。
“他們怎么來的”劉隆發問。過完兩歲生日的劉隆體重不輕,生得虎頭虎腦,現在經常是江平抱著他,走在鄧綏的身側。
鄧綏道“他們乘船沿馬韓海岸先到樂浪郡,換陸路再到雒陽。樂浪郡是孝武帝平定衛氏朝鮮后,建立的四郡之一。”
“四郡”劉隆很適合做一個合格的聆聽者,追問母后。
“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以及臨屯郡。孝昭帝時罷真番郡和臨屯郡,并歸入樂浪郡。”
“樂浪郡在雒陽東北五千里,十八城,有六萬多戶,二十多萬口。玄菟郡在雒陽東北四千里,六城,有一千五百戶,四萬三千口。”2鄧綏娓娓道來,一面走,一面和劉隆繼續聊起幽州刺史部的治地。
回到后殿,鄧綏趁著劉隆興趣盎然,讓人取來輿圖,給劉隆講起大漢治下的郡國。
對疆域成竹在心,這是一位合格的繼承者必備的技能。輿圖繁雜不怕,平日找機會多教導就是。
泛黃的縑帛展開平鋪在一張大案上,四角仍有一部分垂下來。上面繪著水文山川、行政區域以及地名。墨色仍然烏黑發亮,凝而不暈。
劉隆的目光看到最南邊,這大漢的輿圖仿佛在南邊伸出一只腳。
“這是日南郡,大漢最南邊的郡。上面就是九真郡,九真常出嘉禾,隆兒長大,說不定九真郡會為隆兒貢上嘉禾呢。”鄧綏笑著對劉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