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隆說道“太醫去煎藥了,等母后喝完藥睡下,我們再走。”
劉隆說完,轉頭看向鄧騭,說道“夜色深了,舅父就不要走了,宿在前殿的偏殿,若有什么事情也便于通知。”
“不妥。”鄧綏出口道。
劉隆笑道“古有君臣抵足而眠,現在我留大將軍宿在偏殿有什么不妥舅父就住下吧,夜深天寒,即便是再好的身體也不能亂折騰。”
“母后”劉隆說完,期盼似的叫了聲母后。
鄧綏沉吟了一下,道“也罷。你們都去休息吧,這里有宮女和寺人。我會自己喝藥,快回去。”二人只好辭別。
陸離送兩人離開,臨別前劉隆叮囑她道“萬一母后反復發熱,記得要叫醒朕和大將軍。今日,你就做得好。”陸離連連應下,送走兩人。
鄧騭將劉隆送到前殿,方在小寺人的引導下
到偏殿休息。由于擔憂妹妹,鄧騭躺在床上一夜未合眼,一直在仔細聆聽后院的動靜。
東方泛白,鄧騭聽到宮殿開門的聲音,立馬起身坐起來,披上大毛的披風,開門往后殿走。
淡淡的晨光如同朦朧的紗帳,輕柔地垂落在大地上。小宮女和小寺人開始掃地彈灰,見大將軍路過,紛紛低頭行禮。
鄧騭停步在門外,一個小宮女跑出來,行了禮道“陛下昨夜吃完藥就睡了,燒也退去,正在里面睡覺,還沒有醒來。”
鄧騭頷首,道“陛下什么時候醒了,勞煩派人通知我一聲。”小宮女應了。
鄧騭停佇了幾息,轉身離開,路過前殿,看見宮女寺人提著熱水進去,顯然圣上已經醒了,便來到殿門口,讓人通稟。
劉隆打著哈欠,抹了把臉,讓人把鄧騭請進來。鄧騭過來行禮道“臣參見陛下。”
劉隆道“不必多禮,大將軍去看過陛下了嗎”
鄧騭回道“剛才問了小宮女,說陛下一切都好,現在還未醒來,燒也退了。”
“這就好,這就好”劉隆心中稍感欣慰。鄧騭托詞有事,告辭離開。
江平在鄧騭走后,拍著胸口道“上天保佑皇太后平安無恙,早日康復。”
不料,白天鄧綏又發了高燒。
昨日白天,眾人以為皇太后是偶感風寒,畢竟還能和大臣們一起商議事情。但是昨夜,大將軍被叫到章德殿,白天剛回去一會兒,又被叫回。情況似乎不妙。
眾人人心惶惶,憂懼難安。不知哪里又傳出皇太后的病癥,說是染上風寒,高燒不退,大將軍和圣上日夜守在皇太后的身邊。
消息從宮中傳到朝堂,朝堂上下議論紛紛。
萬一皇太后駕崩了,那這江山該如何皇太后一直是宮廷和朝堂的主心骨,她躬行節儉、多行仁政,便是最苛刻的朝臣在為政一事上,也說不出皇太后一個不好。
皇帝才五歲,若皇太后沒了,這朝堂說不定會來一場大動蕩
前漢是有大將軍輔政幼主,但是現在的大將軍嘛有的大臣撇撇嘴,同樣是大將軍,差得不是一點半點。若他輔政,恐怕這幼主
消息傳來傳去,竟然變成皇太后病重,而且命不久矣。即便是章德殿傳出皇太后稍愈的消息,也被認為是欲蓋彌彰,一時間喧囂不已。
劉隆午后過來探望母后,路過一個腿腳不便的宮女,她提著一個漆盒在和陸離說話。劉隆徑直去了內殿。
陸離見這宮女眉頭一皺,道“阿陶,你不是在掖庭做事,怎么來后殿了”
當年劉隆從民間迎回宮中,鄧綏派從家里帶來的宮女阿陶去照顧他。沒想到這阿陶自視過高上躥下跳,怠慢還是皇子的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