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還好些,春秋次之,冬日在屋內沐浴還要燒上炭盆,又要開窗透氣避免中毒,花費更多。
鄧綏聽了,放下手,笑道“就你愛干凈。”劉隆嘿嘿一笑,伸手摸了一下發髻,發現沒亂,才放下心。
劉隆回到宮殿將今天的感悟寫下來,然后讓江平放在匣子里,對他道
“你以后每月提醒我看一下。”
江平笑著收起來,好奇道圣上,以后每月還有改嗎
15星輝映川的作品東漢我有母后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劉隆隨意地坐在榻上,靠著憑幾,說道“每月看,提醒我不要忘了初心。”
江平笑問“什么初心”
劉隆回道“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江平聞言,心中既酸脹又自豪,贊道“圣上會是一個好皇帝的。”
劉隆搖搖頭,托腮道“當皇帝的水太深了,誘惑又多,我怕將來把持不住,成為了一個昏君,所以以后你要時刻提醒我。”
江平聽到劉隆小大人似的話,搖頭笑道“圣上,這事你應該去找儒生,那些儒生最喜歡嘚吧嘚吧地說這些。”
劉隆聽了,腦海中浮現魏征模樣的人,連忙搖頭,道“不算了忠言逆耳利于行。”魏征與唐太宗相互成就。
皇帝這個帝國絕對的掌權者,若無約束,將會給整個國家造成巨大的災難。
所以儒家的那些人千法百計地想辦法約束帝王。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將皇權神化的同時,也盡可能給予皇帝束縛。比如皇帝不行仁政,上天就會降下災異。
不過好像用處不大,一個從屬皇權的人或機構怎么能約束住皇帝呢
劉隆缺課一天,第二天重新去上學。隨著他年齡的增大,所學的科目逐漸增多,除了經書騎射外,還多了天文、算數、琴棋書畫。
若說經史,劉隆比不上梁不疑和劉翼,但算數一騎絕塵,甚至比老師的水平還高。許慎和馬融感到教不了,就向鄧綏推薦了精通天文歷算的張衡。
鄧綏早就聽聞張衡的文名,聞言立馬征辟他為郎中,入東觀擔任校書郎,并請教導皇帝。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劉隆知道后,心中極為激動。
張衡不愧是科學家。他來教書后,劉隆才感到能學到新東西。俗話說,教學相長,在教導劉隆這個天子時,張衡的算數水平也提到了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劉隆得知張衡擅長機械,靈光一閃,將他引薦給尚方令蔡倫。
為了兩人能和諧相處,劉隆在兩人見面前,分別和兩人談了話。
他對張衡道“尚方令雖是宦官,但忠心為國,一心為民。少府在五都賣出的器物大多出自尚方令之手,這些收入全部用于賑災。他雖身處宮中,卻心懷天下,張師傅莫要被流俗之言蒙蔽。”
他對蔡倫說“朕聽聞尚方局缺人,張師傅擅長機械歷算正好補上。他是儒生,難免有傲氣,尚方令素來大度,姑且忍之,咱們以造出利國利民的器物為重。”
在劉隆的努力下,這兩人都抱著容忍對方的心態,初見面頗為和諧。隨著交流的深入,竟然發現十分投契。
張衡理論研究比蔡倫厲害,蔡倫實踐能力比張衡強,兩人互補。尚方局皇帝指定項目“曲轅犁”在張衡加入后,很快就試驗出來了。
曲轅犁拋棄了無用的部件,整體變得更加精巧,但又滿足了耕地的需求。在上林苑試用成功之后,鄧綏下詔推廣全國。
按功行賞,張衡被鄧綏提拔為太史令兼黃門侍郎,并賜絹二百匹。、;蔡倫被提拔為長樂太仆,賞絹二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