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星輝映川提醒您東漢我有母后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劉隆行禮拜見,鄧綏笑著讓他坐下,命人端來一盅烤梨給他吃。
劉隆
好吧,不好拂了母后的好意。劉隆拿著銀勺子,嘗了一口羹湯,石蜜和蜂蜜放了很多。
“好吃嗎這是馬女史發明的吃法。”鄧綏笑問。
劉隆點一點頭說“不錯。”
鄧綏聞言笑起來,轉頭對馬秋練說“他說不錯,肯定是不喜歡吃。若是喜歡吃,一定會繪聲繪色地描述色香味。”
馬秋練聞言笑起來,道“這只是一個小燉湯,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很正常。圣上,這個烤梨有哪些需要改進的”
劉隆如實回答“太甜了。”
鄧綏搖頭說“我覺得多放些蜜好吃,不然壓不住梨子的酸味。”馬秋練和曹豐生紛紛附和,三人十分不理解劉隆的口味。
幾人說笑一會兒,劉隆坐在鄧綏身邊開始看起奏表。
今年,三公幾乎都換了。六月份太尉司馬苞薨逝,太仆馬英頂上太尉一職。這個月司徒夏勤被罷免,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祿勛袁敞為司空。1
東漢這些年的三公更換頻率頗高,大部分是因為天災免職。雖然鄧綏和劉隆不信這些,但是天下的百姓信任這些。
天降災異,皇太后和皇帝肯定沒錯,有錯的只能是三公。鄧綏認為災異頻繁嚴重或者三公不符己意時,就會罷免三公。
新上任的三公資歷淺,都不如當初顧命大臣張禹的權利大,張禹除了太尉,還兼任錄尚書事。
東漢時,雖置三公,事歸臺閣,尚書臺其實處理著國家日常事務。三公的權利不如前漢時大,但三公憑借名望,在社會上保持著卓然的地位。
劉隆看到新上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姓袁,突然想起東漢末年經常把“四世三公”掛在嘴邊的袁紹和袁術。
袁紹二人口里的“四世三公”可不是四代人中有三人坐到了三公,而是四代人中每一代都有人坐到三公。
這就是所謂的世家,世卿世祿。
袁紹袁術就是憑借袁氏的門生故吏才能逐鹿中原。
哦,那個失掉鹿的倒霉蛋就是劉隆所在的東漢。
劉隆頓時來了興致,問起袁敞的家世來。汝南袁氏,父親袁安擔任過三公之一的司徒,自己又做了司空。
這肯定就是袁紹袁術的先祖劉隆百分之二百肯定。
江平見劉隆對袁敞感興趣,低聲道“袁司空剛正廉潔,不阿從鄧氏。汝南袁氏家風廉正肅穆,為鄉里稱贊,朝中有不少故舊。”
劉隆明白江平的意思,搖搖頭,他對聯合外臣奪權沒興趣。大漢水旱蝗震兵禍不斷,折騰來折騰去,最后的苦果還是老百姓吞咽。
而且,母后做得很好,換上剛滿十周歲的
他,鐵定被大臣架空。母后也不阻攔他參預朝政,等母后做不動了,他也成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權力就順順利利交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