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按漢制,位于西側的崇德殿不是劉隆的居所,崇德殿之東的德陽殿才是劉隆真正的宮殿。崇德殿與德陽殿比肩相鄰,相距不遠。
“德陽殿啊”劉隆的語氣中透露著嫌棄。
德陽殿是北宮最雄偉的宮殿,能容納一萬多人,臺基高一丈。遼闊高大,大冬天想想就冷。
鄧綏想了想,又道“等開春暖和了,你再搬過去住。”
劉隆低聲嘀咕道“我在崇德殿住得挺好的呀。”他真不想將工作的地方和休息的地方弄到一起啊。
鄧綏態度堅定,不為所動。
劉隆討價還價說“母后,要不夏天再搬吧”德陽殿建得高大,夏天非常涼爽,但冬天的話加三倍的炭盆都不如崇德殿前殿暖和。
鄧綏聽了,看見劉隆濡慕乖巧的表情,心軟了一下,說“夏日就夏日,可不許再延后了。”
劉隆連連點頭,說“母后,我生日在十一月,其實我這十一歲里面有很大的水分呢。”
鄧綏抬眸看了他一眼,說“你想改到明年年底”劉隆嘿嘿一笑說“如此那樣最好,不行也就罷了。”
“不行。”鄧綏堅決道。
“哦。”劉隆無精打采。
隨后,劉隆想起什么似的,說“那搬走以后,母后還留我吃飯嗎”
鄧綏聞言,臉上流露出笑容,說“你回崇德殿,我難道還能少你一雙筷子不成”
劉隆聞言面露喜色,道“那就好。母后不吝飯
菜,即便以后挪到崇德陽殿,我也要日日過來侍奉母后用膳。”鄧綏無奈地搖頭笑起來。
史官看到太后與皇帝其樂融融,深受感動,于是提筆寫下“帝侍母至孝,言搬宮后,必日日侍母用膳。”
劉隆沒有看史官寫史的興趣,他要是看了肯定會露出疑惑的表情。他就隨口說了個高大上的借口,本質就是來蹭飯,抱母后大腿,維護經營母子感情。
且不說母后正值壯年,就是病了也有宮女這些更專業的人才在,他來侍膳確定不是折騰人而是伺候人
在后殿吃完晚飯,劉隆回到前殿,突然想起自己說要送成親的幾人禮物,召來江平詢問他的意見。
“要不賞賜些金帛”江平出主意道。
“俗。”不僅俗,還花錢。身為皇帝賞賜少了惹人笑話,賞賜多了劉隆他心疼,頗有一種國慶七天要隨禮大半個月工資的既視感。
江平將劉隆從小養到大,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江平就郁悶了,皇帝富有天下,而他為什么養出了一個摳摳搜搜的帝王來
“圣上賞賜是他們的顏面,他們在乎的是有無,而非多少。”江平說“我去找尚方局制幾套或者找幾套精巧的玩器來。”
劉隆這才點頭,囑咐道“要寓意好一點的。”江平點一點頭,親自去了尚方局。
夜里,劉隆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突然發聲“你睡了嗎”
江平回道“沒有,圣上要說什么”
劉隆覺得自己提倡節儉的心態仿佛出了問題,迫切想找人討論下,而這個人只能是江平,只會是江平。
“從前有個皇帝,他崇尚節儉,龍袍上都打著布丁,自己衣食簡樸,招待大臣只用粗茶淡飯。”
江平問道“那他一定開創了一個盛世吧。”
劉隆頓了一下,說“沒有,他的國家都在走下坡路。他吃的雞蛋要三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