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呆愣,蔡倫
起身上馬對他說“放心,我一定會執行皇太后的命令。”
蔡倫在“放心”兩個字上加重了聲音,拍馬率人離去,留下不知所措的江平。
江平緩了緩神,雖然不明白蔡倫的意思,但好像知道他站皇帝這一邊。
人已離去,院中空蕩蕩的只剩下他自己,孤獨寂寥和恐慌憂懼從腳底板一直沖到江平的大腦。
他一瘸一拐地往崇德殿挪,舉著袖子擦鼻涕眼淚,狼狽不堪。
崇德殿后殿。
江平走后,鄧綏也讓陸離下去,殿中只有母子二人。
“母后”劉隆此刻惴惴不安。
鄧綏眼睛紅紅的,用帕子拭淚,道“母后很感動,隆兒你是個好孩子。”
鄧綏聽完劉隆的轉述,知道這計劃雖然粗陋,卻成功率很高,今日確實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皇帝拒絕了,反而哭著跑來向自己“告密”。
劉隆的嘴唇動了動,最后只張口說“你是我母后啊”
論利弊,論親情,劉隆都應該這樣做。
如果他發動宮變,只怕一輩子都會愧疚難安。他不想當白眼狼。
此言一出,鄧綏的眼淚似乎又要涌出,她微微仰起頭,喉嚨發疼,道“前十多年隆兒年幼,先帝才將國政委托給我。我想待隆兒元服,再還政給隆兒。”
劉隆聞言,急切說“母后,兒請你繼續執政。且不說我的年齡,就母后的為政水平遠超我百倍。”
“母后不僅僅是我的阿母,還是大漢的國母。兒不僅是母后的兒子,還是大漢的皇帝。如今我德薄稚弱,若無母后執政,這大漢只怕早就民怨沸騰,諸夷侵凌,國將不國。”
“作為兒子,我愿母后長樂未央;作為皇帝,我愿大漢國祚綿長。我年幼無才,暫不能負江山社稷,而母后卻德尊才高,堪付社稷。”
鄧綏聞言,定定地看著劉隆,口中道“隆兒,你你”
劉隆鄭重地看著母后,然后長拜在地,道“母后,這是兒肺腑之言,若有一字為虛,愿天打雷劈”
“快住口”鄧綏踉蹌地撲過來,握著劉隆的手,哭泣道“我鄧綏何德何能有你這樣一個兒子啊”
劉隆笑起來,朗聲道“我很慶幸自己有母后。”
“母后,繼續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我支持你。阿父一脈只剩下我們二人,若我們不能守望相助,還有誰會幫我們”
鄧綏聞言,扶起劉隆挨著坐下,贊道“隆兒心如朗月,我不及也。”
劉隆給鄧綏倒了一杯水,放在她手邊道“這全賴母后教得好。”
母子正說話,蔡倫過來在門外求見。鄧綏擦擦眼淚,劉隆也立刻整理好衣裳。
鄧綏想了想這事要如何處理,飛快對劉隆道“這事本是那幾位狂徒謀劃,且隆兒之前處理地也好,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次未遂的宮變讓鄧綏對北宮生出警戒,但大張旗鼓處理又恐人心浮動再次發動宮變,且對皇帝名聲不利。
“此事母后自行處理便是,我全聽母后的。”劉隆一臉濡慕地看著鄧綏。
鄧綏笑著搖頭,看向殿門,深吸一口氣,開口讓蔡倫進來。
蔡倫在門外候著時,看見滿臉泣淚的江平和行立難安的陸離,得知殿內只有二人,心中才將擔憂放心,換上一副秉公處理的凜然來。
蔡倫猜到事情的原委時,幾乎魂飛天外,這幾人真是膽大包天,是要置陛下和圣上與死地啊。
若圣上成功,會留下忘恩負義的罵名;若陛下反轉,則會留下囚帝的惡名。
幸好,穩住了,事情沒有朝最壞的方向發展。蔡倫在心中感謝滿天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