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宮變未遂事件后,鄧綏和劉隆母子關系看起來親近更勝以往,一派其樂融融。
劉隆幾乎回到了以前住在崇德殿的日子,每日閑暇都呆在后殿,在母后的左右消磨時光。
翻過年,大漢開始了第一個大朝會。大朝會上,一切如常,即使很多消息靈通的人打聽到宮中在年終處決了幾個寺人。
他們也知道了皇帝知道太后并非其生母的事情。
不過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東漢尊崇母族,大部分時候是子憑母貴。
像如今調任隴西郡擔任太守的王符因母親出身微寒,被時人稱為孤寒無外家,甚至因為這個原因被鄉里人欺凌,才外出游學。
皇家雖然與一般人家不同,但還是體現了這些。劉隆之所以能越過大皇子平原王上位,是因為他被皇后鄧綏收養,母族頃刻間換了門庭。
鄧綏和鄧氏根本不怕劉隆知道生母是誰,他又不能追封生母為太后。
孝章帝和孝和帝同樣被當時的皇后收養,即便明德皇后和竇太后去世,二人也沒有追封自己的生母為太后。
只是皇太后一向仁善,不知為何這次行事十分狠辣果決。大臣心中存下這個小小的疑惑。
關于江京鼓動小皇帝宮變的事情,明確知道的只有劉隆和鄧綏,猜到的不過是陸離、蔡倫和江平等三人。
這件事情隨著新年悄無聲息地過去了。
正月中旬,劉隆竟然吃到了薺菜,欣喜不已,漫長的冬日已經過去,現在春回大地,萬物萌發。
“母后,外面天氣暖洋洋的,你要不要出去走走。”劉隆吃完飯問道。
鄧綏抬頭看了眼外面明媚的陽光,稍一沉吟便笑著應了。
劉隆高興地扶著母后,一邊走一邊說“沒想到現在就能吃到薺菜。”
鄧綏笑著搖頭道“這不是什么值錢的東西,難為你吃得這么高興。”
“薺菜不一樣,它是春天的味道。”劉隆一本正經道。
鄧綏聞言笑起來,低頭看見地上長著一小片一小片的野草,道“確實是春天的味道,春天已經來了啊。”
鄧綏說著抬頭,不知何時柳條已經積蓄力量在枝條上開出褐色的小包。
“隆兒你現在已經十五歲了啊。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十多年過去了,隆兒都成大人了。”鄧綏看著現在比自己還高的少年,忍不住感慨道。
劉隆順著母后的步伐走得慢而悠閑,聞言轉頭笑起來道“還沒過生日,我還是十三歲。”
鄧綏無奈地笑笑,對于劉隆把過生日當成年齡的判斷標準十分無奈,對他道“趕明兒就讓宮人給你過十個八個生日,我看你還怎么說。”
劉隆道“不管再大,我還是母后的兒子。”
鄧綏聞言道“母后年紀大了,陪不了你多長時間,能陪你長久的是你的皇后和妃嬪。”
劉隆一聽這話,就知道母后例行催婚,頭皮有些發麻
。這輩子的催婚比上輩子更可怕,從十五歲就開始催。
“啊呃母后,你慢些走。”劉隆顧左右而言他“小心腳下。”
鄧綏抽出手輕拍一下劉隆的手,道“還是一團孩子氣”劉隆笑了一聲,與母后一起繼續往前走。
鄧綏轉頭看向劉隆,道“明年你就是十六歲了,是個大人了。你現在學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