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小憩一會兒,下午總算能得個清閑,劉隆將奏表全部處理完。
晚上,劉隆洗漱完躺在榻上,腦子里都是孝廉考核與否,嗡嗡地惹人睡不著覺。
“唉,天下大勢浩浩湯湯,孝廉考核是趨勢,這些人太糊涂了。”劉隆嘆息不已。
躺在小榻上的江平,先是附和了一句“圣上玄鑒深遠,圣明燭照”,然后又跟著批評起這些臣子蠢笨,絲毫不明白圣上良苦用心。
劉隆聞言笑起來“他們聰明著呢,不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罷了。”
江平道“圣上心如明鏡,這些人不過是些跳梁小丑。你不必放在心上,早些休息吧,明日還要早起上學呢。”
劉隆聞言“嗯”了一聲,躺在床上。四月,周圍已有些許夏日的燥意,他躺在床上睡不著,復盤起這次的事情來。
一切都如常,只是“大孝子”陳直這步棋在劉隆看來就是一步廢棋。
若是
有才,何不做試卷,一舉得中
若無才,怎么還敢來考試
陳氏并非河內郡著姓,能選上來必定是有真才實學。選舉不公不明的郡國二千石被彈劾了不少,應該不會有郡國二千石頂風作案。
這陳直為什么要這么做他難道不怕得罪太守還是說此事有太守授意
劉隆記下明日一早,去找河內郡太守履歷一事。他想得腦子發疼,也沒想明白這件事,就昏昏睡去了。
劉隆不知道的是陳直這個人選還與他有關哩。新年時,大臣得知皇帝知道太后非其生母。
圍繞著孝順母親,有世家選中了陳直作為皇帝的突破口。
現在朝中事務由太后親自處理,這次取消不了孝廉考核不要緊,只要皇帝與太后的關系出現裂痕就好。
太后終將會老去,而皇帝終將會親政。一朝天子一朝政策,只要皇帝反感太后,等皇帝親政后全盤推翻太后的政策不是夢。
按照一般流程,日漸年長的皇帝必將與大權在握的太后發生矛盾。
皇太后現在威儀熾勝,恐怕無論是朝臣還是皇帝都難使孝廉考核取消,但陳直一事就不同了。
天憐孝子
只要皇帝出言保下陳直賜予孝廉,他們這些世家就敢暗地里支持皇帝奪權。即便保不下,皇帝只要表明態度,他們也敢跟著皇帝干。
然而世家的媚眼拋給了瞎子,小皇帝無動于衷,仍然亦步亦趨地跟著皇太后,天天嘴里“母后說的是”“我聽母后的”。
這讓一眾對太后施政理念不贊同的世家既憤恨又無奈。他們找不到一個維護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只能掙扎求生。
小皇帝不僅無動于衷,還將此當成奇聞笑話來聽哩。
“你說我在德陽殿埋一罐黃金,后人挖出來會怎么宣揚”劉隆突然奇想對江平說。
江平一邊為他整衣服,一邊思考道“蔡侯那里恐不好取黃金。”這些年宮中崇尚節儉,金銀器物絲毫未添,一壇黃金可不是小數目。
劉隆笑起來道“不必這么認真嘛。”
江平一臉正色“君無戲言,圣上可記得桐葉封弟的故事”
劉隆“哦”一聲,又嘆了一口氣,道“中午,我要吃小雞燉蘑菇。”
當皇帝忒不自由,但在這個時代,不當皇帝更加不自由,還是當皇帝好。
“好嘞,里面再給圣上放幾顆茱萸,滋味更鮮美。”江平笑著應道。
孝廉考核還未爭出結果,朝廷就迎來武舉殿試。這次殿試舉眾矚目,朝臣都在關注武舉是否也像孝廉考核那樣降低錄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