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隆見張師傅倏忽變色,頓感尷尬,然而這不怪劉隆,張衡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往日俊逸儒雅的文人墨客,變成了干巴巴的瘦黑老頭,變化之大就好比一個帥小伙從西藏騎行歸來。
劉隆的神情一滯,心里念叨只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他忙起身迎上張師傅,腦海中不斷浮現張師傅風吹日曬,被野獸追、被野人砍、被毒蟲咬、躺在榻上喝湯藥等等凄苦場景,頓時熱淚盈眶,與張師傅執手相看淚眼。
“張師傅,你辛苦了”劉隆飽含熱淚地上下打量張衡,禁不住又道“你瘦了,也黑了。”
小皇帝緊緊握住張衡的手不松開,他那被“你是誰”二個字挑起的怨氣與委屈頓時煙消云散,變成了哭笑不得。
“圣上,你長大了,而臣老了。”
張衡感慨萬千,當初那個清雋秀雅的小郎君變成大人的模樣,臉皮變厚了,連眼淚也說流就流,隱約有高祖遺風。
劉隆牽著張衡的手,請他坐下,自己回到主位,斬釘截鐵道“張師傅年富力量,怎么能說老呢張師傅至少還能為朝廷再干五十年。”
張衡一想到耄耋之年,還要顫顫巍巍地為朝廷做事,不知道該欣喜皇帝的賞識,還是心酸自己的處境。
“下臣多謝圣上抬愛。”張衡接著前頭問“請圣上為新歷法命名。”
張衡對于自己編訂的歷法頗為自得,這可是自己嘔心瀝血,遠超前人之作。
劉隆聞言,沉吟起來,倒不是思考名字,而是在思考歷法的可行性。
他雖學過天文算數,卻不精通,但是大漢除了張衡這個被歷史簽字蓋章的科圣,他不知道信任誰。
而且,張衡就是主管天時星象的太史令。早年有過一次關于歷法的討論,張衡也是力壓一眾人等。
凡事變則易,易則通,通則久。
就它了。
劉隆下定主意,抬頭正色道“就叫延平歷。張師傅,能和我講講里面的原理嗎”
張衡聞言笑起來道“當然能。”
由于張衡的想法太超前,即便是同僚也不能了解他,唯有幾個徒弟知他所想。
張衡長恨他人愚笨,腦子都被圣賢書塞成了榆木疙瘩,他人又道張衡癲狂,兩兩互相看不順眼。即便張衡有心為別人釋疑,眾人也多不愿聽或者聽不懂。
但是皇帝與旁人不同,詳細講解,他是能聽懂的。于是,張衡侃侃道來,又取了紙筆,為皇帝詳細講解。
新上任的延平歷延續之前的歷法型模,也是陰陽合歷,但比以前的歷法更準確,有不少創新之處。
劉隆聽完,贊道“張師傅博學多才,在天文算數一道無人能敵啊。”
張衡聞言,努力壓住上揚的嘴角,謙虛道“此歷法非我一人所做,全賴圣上提點,以及太史府和諸弟子的共同努力。”
劉隆道“都賞都賞。”
張衡聞言,臉上流露出開心的笑容,忍不住和皇帝徒弟分享起在南方見過的好東西,道“臣與伯姚女史給圣上陛下上貢了一件好物,此物提神醒腦,氣味清芬,有強身健體,滋陰補陽之用。”
劉隆聽了,來了精神,吩咐人去取張衡口中之物。不多時,江平捧著一個漆盒過來,打開一看,里面竟然綠茶。
想看星輝映川的東漢我有母后嗎請記住的域名
劉隆的臉上閃過驚喜,抬頭看向張衡。張衡得意地笑了笑,請江平取了一壺沸水和石蜜,親自向劉隆演示綠茶的沖泡。
哦,綠茶里還加了糖,青綠秀雅的茶湯變成紅褐色。
張衡殷勤地讓皇帝喝茶,劉隆的手一頓,認命地端起來。記憶中綠茶的豆香,變成石蜜的甜香,但就著茶湯中,石蜜并不顯得甜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