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笑道“不用你說,我賞了她宮制的絹帛首飾帶回去,與小妹妹添妝。”
“母后英明。”劉隆笑了笑。
樊嫽搬過一摞賬冊送來道“這是今年夏秋荊揚益交三州的戶籍和租賦收入,圣上昨日說要看,我整理了來。”
樊嫽彎腰將賬冊放到劉隆的桌案上,劉隆抬頭看見那兩只金爵釵閃耀著點點金光,遠山眉愈加秀逸,衣服上的折枝紅梅更加濃艷。
“勞煩。”劉隆低下頭,道了一句,心跳突然加速。
奏表翻開,首先迎面而來是會稽郡治下各縣的戶數和租賦。劉隆拋卻雜念,集中精神,腦海中浮現會稽郡的地形圖,就著上面的數據一一看去。
果然鑒湖的修建是有好處的,朝廷多了萬頃納稅的良田。鑒湖就是會稽郡太守馬臻主持修建的湖,因勢利導
,巧奪天工。
這些良田開辟出來,一部分分給百姓,剩下的部分納為官田。南方的人還是太少,劉隆看完心中琢磨著合適的時候將人口遷移一部分到此處。
劉隆花費了兩個時辰,才堪堪將會稽郡的賬冊看完,想了又想,手不自覺地畫出會稽郡的輪廓,支著下巴沉思。
會稽郡轄區廣袤,如今南部發展起來,北部也算是繁華之地。這么大的部分歸于一郡,只怕不太合適了。
劉隆因著河流、山脈和縣城,在中間劃了一條線。
“隆兒,用膳了。”耳邊的聲音驚醒了正在思考的劉隆。
母后。”劉隆抬起頭,揉了揉臉,抬頭看見外面薄暮降臨,殿內的女史已經出去用膳。
“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劉隆嘴里道了一聲,起身活動手腳,在殿內走了幾步。
鄧綏撐著桌子站起來,等站穩了,問他道“看到哪里了,怎么想得如此入神”
劉隆將剛才自己關于會稽郡的想法說與母后。鄧綏聽完皇帝報的數據,沉吟了一下,道“分為兩郡,人口土地都便宜,明日叫大臣過來商議此事。”
劉隆聽了,笑道“我料定母后必然同意的。”會稽郡領吳越之地,今日發展起來了,合該分為兩郡。
為會稽郡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馬臻現會稽郡太守若是知道這事,必定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可惜他不知道,若是知道了,從國家和地方發展的角度,想必也是贊同的。
用膳完,鄧綏知道劉隆看了會稽郡的賬冊,就問了幾個問題,他所答皆中意。鄧綏不住地點頭,道“你這樣做很好。如今朝政有我與諸位大臣,你先把基礎打牢。”
劉隆也道“不歷郡縣不登臺省。不光朝中重臣要懂民情,便是皇帝也要了解,這樣才能懂得稼穡之艱,存恤百姓。”
鄧綏聽完,道“你所言有些道理。高祖呂后世祖皆起自民間,三人執政都輕徭薄賦,重視農桑。”
劉隆笑了一聲,突然想起光武帝的一則逸事,問“我聽聞光武帝在太學時,京師居大不易,錢帛不趁手,就與同學合買一頭驢,讓仆人運送貨物致富。這是不是真的”
鄧綏輕笑出聲,點頭道“確實是真的。”
劉隆點頭,煞有其事道“光武帝這點比高祖強。”人家光武帝動腦子發家致富。高祖劉邦帶人回家吃飯,則氣得大嫂刮釜出聲明示劉邦趕緊把不三不四的人帶走。
“別胡說。”鄧綏笑道。劉隆也跟著笑起來。
不一會兒,當值的樊嫽與耿紈紈吃過飯都回了,屋內點起亮堂堂的蠟燭,眾人接著做事。
劉隆看了一個時辰后,就被鄧綏催著回去休息。
“深秋霜冷露重,坐羊車回去,不許走著。”鄧綏不放心叮囑道。
“母后,咱們宮殿院子挨著,就幾步路,用得著羊車嗎”劉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