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主教練與寧玨一起坐在電腦前,復盤著一盤排位賽。
畫面中,上路兩個人打得難分難舍。
這一盤中,由于中路和下路都在激烈交戰,導致打野被鎖在了中路和下半區,無暇顧及上路。
上路,頂著hhae這個id的寧玨與year正在互相試探,兩人謹慎地計算著彼此的血量和技能時間,宛如兩個精準的機器人。
終于,在某一次對拼中,year被寧玨的假動作騙到,以為對方打野在蹲伏,交出了自己的召喚師技能。
下一波,year因為上一波埋的伏筆而遺憾到底。
寧玨拿了一個單殺。
教練看完了這一段,將畫面停下來,然后從頭倒回到剛開始那一幕,又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陷入了沉默。
他當然知道因為打排位的緣故,選手們不可能如同比賽之中那么專注和認真,排位賽未必能夠完全作為判斷兩名選手對線強弱的依據。
可作為一位曾經打上單退役的職業選手,在看到這樣高質量的對拼,仍然會覺得驚嘆。
怎么會有人將對線期的消耗、補兵、擊殺做得這么好
像是一門藝術,又像是教科書里才有的教程。
主教練沒忍住,又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忍不住問“你怎么知道這個時候他會交閃現”
在這個地方,對方如果愿意小虧一波兵,躲在塔下,也不一定會出事。
“因為他經常被抓,無論比賽還是排位中都是。”
與寧玨相同,year自己也是一位實名制打游戲的玩家,在韓服中頂著自己的id光明正大地行走。
高端局的打野們或多或少都看過比賽,知曉他的名聲,一般來說,只要是排到他,都會往上半區投資眼位和時間。
一來二去,year自己也習慣了。
寧玨當時與對方對拼得很兇,又g了自家打野往上面走。己方打野未必有真正來抓上的意思,但year自己慫了,謹慎起見就交了技能。
“他有一種自己對線期一定不能出事的想法。”
長期以來,year都是自己戰隊內的核心,也習慣了后期接下carry整局游戲的接力棒。
相對而言,為了保持自己這個點的正常發育,前期寧愿虧一點,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這是對方長久以來保持的習慣。
寧玨只是小小地利用了這個小小的習慣罷了。
抓到了year的破綻,拿到了一血,在這把排位賽里,寧玨接下來就玩得很舒服。
在隊友的牽制下,他快快樂樂地和對面玩起了單帶,最后取得了這一把排位賽的勝利。
“這一把其實不能說明什么。”
寧玨拿出這一把排位賽,比起夸耀自己的對線實力,倒不如說是為了自己的接下來的話做一個鋪墊。
“我只是想說,year雖然很強,但也不是不可戰勝。何況,我看過他們打別的隊伍的比賽,上路這個點并沒有磨合好。”
在year轉會之前,dfg也并不是一個以打上路作為重點的隊伍。
“要想贏,就要出其不意。”
“我再想想。”
不得不說,寧玨的一番話讓主教練心臟劇烈地跳動。
經過寧玨的解釋,教練明白了他的意思,己方可以通過上中搖擺,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破對方的戰術體系布置,用上路牽制對方,繼而拼中后期打團。
“讓我再考慮一下。”
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主教練仍然沒有一頭熱,而是謹慎地帶著寧玨這個建議走了。
“我想好了再給你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