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沒有尬夸,我又不是兩個隊伍的粉絲,誰贏和誰輸都與我沒關系。”
在被彈幕質疑這番言論的合理性時,主播無奈地解釋“是兩個打野遇到了,中單根本沒出現。”
“但你們沒有看到,如果不是hae對線對的很成功,提前回城提前出來,又是在自家的野區,你們真當這一次只是一個藍buff的問題嗎”
如果不是對方打野擔心hae先到,形成局部的多打少,根本不會退卻。
到時候,下路組戰力kg明顯大于qe,如果qe下路掉了人頭,又損失了一兩波兵線,這把游戲恐怕就與qe無緣了。
“他們這個陣容沒辦法,這是選手對線實力的差距。”身為職業選手的直播解釋道。
“選手與選手都有差距的,要不然為什么有的能拿九位數,有的只能拿工資混日子”
話題歪了一下,眼見彈幕也跟著討論選手們的身價,而且越討論越熱鬧,主播只得將話題又生硬地轉回到比賽之中。
“不過這一次贏了也沒用,qe的下路組還是打不過。”
“這種情況估計要持續到轉線吧。”
果然,正如主播所說,打野之間在野區的教練對于下路之間的線權斗爭仍然沒有實質性地改善。
雙方下路在補給完重新上線之后,qe的下路組仍然被壓在了塔下。
而kg的中路似乎在上一次較量中吃到了教訓,在繼續進行的對線中,對方寧愿拖慢裝備成型的速度,也要用血量換線權,無論如何都要將寧玨拴在線上。
靠著下路的對線優勢,kg成功地控下小龍,還獲得了將近三千的經濟優勢。
“這不好打啊。”
qe的下路雖然沒有遭遇擊殺,但被壓在塔下,只能補塔兵,時不時還要回城,在補刀上就被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下路組不死,別給對面送人頭就行。”
話雖如此,但哪怕為了避免打團,放掉了兩條小龍,但仍然
要面對對方打野這個動態因素。
“kg的打野過去了,啊,qe的打野也發現了,正在朝下路趕。”
但這時候已經晚了。
下路組已經陣亡了一個。
在陸沉舟趕到時,看到的就是對方姍姍離去的背影。
而因為下路組的陣亡,拖慢了時間,再趕到時,第一只峽谷先鋒也沒了。
靠著兩個先鋒撞掉對面中塔,從而換線的計劃就此擱淺。
“等打團吧。”此時此刻,無論是qe的隊員、臺前的解說,此時此刻都是同樣的話題。
然而,kg的詞典里顯然沒有“等打團”這三個字。
目前他們的優勢在于下路組的裝備優勢,在下路組轉到中路時,又變成了中路的推線優勢。
先推線就能先一步支援。
如此一來,kg在第三條小龍誕生時,毫不猶豫地立刻擊殺了小龍
他們要在自己裝備仍然處于領先狀態,而對方c位裝備沒有成型時,就逼對方過來打團。
“qe還有五分鐘的發育時間。”
第四條龍,是龍魂,而且kg運氣很好,這一局刷的是能夠增加傷害的火龍魂。
kg全隊如果拿到火龍魂,又相當于獲得了裝備上的領先,接下來的比賽更不好打。
“我去搶。”陸沉舟在猶豫之后,下定決心道。
如果搶到了,qe的困境自然得到緩解,但若是搶不到,損失了一個打野,仍然還有四個人存活。
“不,我們去打大龍。”
寧玨看著上路即將匯集的兵線,說道。
陸沉舟眼睛一亮,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qe在大龍區徘徊,就是為了逼kg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