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世界賽的特點就是來自全世界的隊伍在同一個版本下的競技。
版本適應速度、版本理解尤為重要。
很多時候,在世界賽剛開始時是一種理解,等到世界賽打到后期,又變成了完全不同的比賽風格。
這就是世界賽的魅力。
“kg這是,還是準備打下路啊。”
如果說b的ban位確定這支戰隊不想面對什么樣的對手,那么前兩手選角就能大致決定這場比賽的戰術體系和風格。
在qe選完之后,kg立刻鎖定了自己的下路組合。
“優先搶卡莉斯塔和艾希”
“我去,這kg,是不想要后期嗎”
在前兩手選定之后,不光是kg的對手,目前觀賽的所有人都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kg將下路的對線強度拉滿,毫無疑問是想要掌控極致線權,打快速控龍的策略。
這一策略在之前的比賽中已經出現,效果也因為戰隊風格與偏好不同而不一樣。
但kg如今拿出了這么一套內容,顯然是表明對方認定這樣的東西是目前的“版本答案”。
“怎么說”
只是比賽剛開始,kg就已經招數頻出,恨不得立刻拿下第一場比賽,與之相比,qe的反應就相對來說有些被動。
“qe很難選啊。”
論下路英雄的相性,很難有英雄在對線拼得過卡莉斯塔和艾希的組合,哪怕qe也采取同樣的策略,選出同樣類型的組合,也難以在推線上與對方的組合相抗衡。
“這要看qe怎么想,是犧牲對線求后期,還是硬打。”
一陣猶豫結束,qe下路選出了自己的陣容ad澤麗以及開團型輔助蕾歐娜。
“這下路要放了。”
輔助是負責開團的硬輔,天生在對線端上就拼不過對方的消耗,如果對方對線沒有問題,那么qe下路大概率是拿不到線權的。
如此一來,qe在前幾條小龍團上就相當難打。
放掉了下路的線權,那么上路就得更加主動,qe犧牲了下路的優先級,拿到了當前版本較為強勢的蘭博上路。
這一套班底選出來,無論職業的主播還是官方解說都有些擔心。
“這個陣容,qe要贏的話,就看二十五分鐘之后吧。”
“但是前期會特別難。”
確切地說,如果kg的策略應驗,那么在大約三十分鐘時,qe就不得不與kg打決勝團了。
到時候kg的英雄處于強勢期,打團效果如何都還不好說。
“這qe的陣容怎么看上去不太強”
“感覺下路要被打爛。”
“為什么藍色方會選出這種陣容啊”
或許是專業人士們的態度有些曖昧,連帶著觀賽的觀眾們也有些擔心了。
“qe賽訓組在干嘛啊,吃干飯的這段時間光出國旅游了”
看著彈幕七嘴八舌的討論,解說的主播也有些頭疼“哎呀,我又沒說一定會寄,只是說不好打而已。”
“說不定打野節奏好,變速來抓下,剛好抓了下路一個措手不及呢”
主播說的這種情況,也是下路組選這種壓線型下路的常見問題,如果壓得位置過于靠前,敵方打野很容易一抓一個準。
如此一來,擁有線權的雙人組所具備的優勢也就消失了。
然而,主播能夠想到的問題,kg在準備中如何沒有考慮到雙方剛一上線,kg就集結了除了上單之外的所有人,為打野保駕護航,直接入侵qe野區。
qe避戰,打野只好放棄了自己的紅區,被迫的藍開。
“這完了呀。”
主播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