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u一直在艱難地征戰,而且每一年成績就差一點點,距離那個渴望已久的獎杯,u付出了太多。
對于解說們來說,一是不少人這些年與u的選手與俱樂部有交集,累積起來的面子情,到了這時候顯示了出來。
二嘛,則是u粉絲更多,也確實比qe有流量。
既然雙方實力五五開,那么意味著選誰都行,在選擇的時候更加尊重自己的興趣。
“我選u沒關系,別人選qe不就行了。”
每個人都這么選,結果選出來的結果就是預測u贏的人數占八成,而支持qe的人只占兩成。
本來嘛,選出這樣的結果解說們心中有一些小小的不好意思,但自己不好意思不代表他們愿意接受別人的質疑,一來二去,某些性子急的解說就在直播間與觀眾發生了沖突。
再然后,就是戰場的擴大,波及了兩支隊伍的更多的粉絲。
了解到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選手們也沒什么好說的。但眼見著粉絲們吵架愈演愈烈,寧玨忍不住皺了眉頭。
“不制止一下”
“俱樂部需要做點兒什么嗎”
“是啊。”選手們的目光都望了過來。
齊遠心中也有些忐忑。
以往,在遇到相同的事項時,但凡涉及粉絲,他們做戰隊運營的第一反應就是裝死。
粉圈自有生態,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邏輯。先不說他們俱樂部一方能否平息粉絲們的怒火,也怕弄巧成拙。
除此之外嘛,相比于更大的路人群體,粉圈到底只是一部分人。
如果俱樂部很快就介入的話,未必沒有殺雞用牛刀的嫌疑,原本對此不知情的,反倒是被吸引了注意力。
“但這次規模不算小。”
粉絲們的動靜越鬧越大,這也是賽程決定的。隨著其他戰隊的淘汰,不少關注其他戰隊的粉絲們也逐漸將目光集中在剩下的兩支隊伍身上。
一方是豪門,征戰多年;另一方是黑馬,今年奇跡般地闖出。
無論是哪一支隊伍,身上都有可以支持的地方。
如此一來,粉圈的規模并非常規賽時可比,直觀來說,光看從拿到夏季賽決賽冠軍之后,戰隊微博飆升了幾倍的粉絲數,就應當直觀的知道這一點。
“當然,如果粉絲是買的,就當我沒說。”寧玨心情很好,沒忍住幽他一默。
“怎么會呢”齊遠拒絕任何人拿戰隊增長的粉絲數說事。
但事已至此,寧玨所提醒的理由并無道理,齊遠猶豫了一會兒,去找了聯盟賽事方的運營商量。
“怎么不重要呢趕緊想想辦法。”
賽事方的運營早也關注到了這一點,見齊遠來找她,二話沒說,趕緊想方案。
于是,俱樂部這邊該發聲明的發聲明,私下里也找到了幾位大粉苦口婆心。
“姐姐們,別打了,選手都知道了,中午還問呢。”
“選手本人都知道了”這幾個字無疑是大殺器,領頭的大粉發了一大堆問號。
作為粉絲,除了樂子人,大多都還是盼望著自己所喜歡的選手和戰隊能夠取得好的成績。
因此,私底下打架,而不鬧到選手眼前,是雙方的共識。也正是因為有這一前提,雙方才敢打架打得這么兇。
“是啊,玨哥今天還問呢。”
正如齊遠所預料的那樣,在整個qe的粉絲群體中,寧玨是粉絲最多,也是戰斗力最強的那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