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男子,世人感嘆一聲有才華,為女子,震動朝野,驚嘆世人。
現在再看她和天子之間的那點韻事,竟有種原來如此之感。
原來讓天子拒納六宮,枉顧名聲的女子,是這樣的。
仔細想想,這很合理。
許多事口說無憑,謝韻是公主生母的事情也有人質疑,畢竟公主不在皇宮誕生,朝臣們有理由質疑公主的血脈。
但謝韻對這事早有預料,當初讓魏湛交給沈家的圣旨就是公主身份的鐵證,有沈侯爺和沈清予當初立下誓死護衛皇嗣降生的誓書和圣旨為證,在朝堂一一列出,便再無任何一個質疑的聲音。
謝韻雖被禁足,但擋不住燕國公主求知好奇的腳步,燕璟瑜兩天之內得知事情全貌,最初的憤怒已經淡化,現在剩下的全是對謝韻這個人的好奇。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奇女子,她活了這么久,所見所聞里,沒有過謝韻這樣的人,所以她必須要好好和謝韻聊一聊。
礙于謝韻欺騙過燕國公主,也為了安撫,魏湛應下了燕璟瑜與謝韻見面的請求,短暫地放謝韻出去兩個時辰。
燕國使臣隊伍馬上就要從盛陽城離開,燕璟瑜也做不了什么,人是肯定帶不回去了,見面無所謂。
燕璟瑜問了謝韻很多以前的事情,私事方面謝韻未全部告知,挑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說,公事方面無可遮掩,燕璟瑜問了大多都是她當官的事情,謝韻回答得也輕松,知無不言。
借著燕璟瑜這件事,謝韻終于解決了困擾許久的難題,也算是喜事一樁。故而燕璟瑜離開盛陽城的這段時間,謝韻還偷偷出去陪燕璟瑜逛過,算是她對燕璟瑜的感謝。
一月后的朝堂之上,魏湛再次提及立后事宜。
謝韻兩次治理青州水患,她在青州的威望和名聲是最好的,也提拔過一些青州官員進盛陽城,這些人是從頭到尾沒反對過的,經過一個月的冷靜,大多朝臣已經接受事實,不準備阻攔,但還有個別殘余堅固的,堅持說入朝為官和入宮為后不可二者兼得,畢竟歷史上有很多皇后太后攝政誤國的先例。
但些許反對的聲音不能阻攔圣旨下發。
圣旨到禮部,由禮部定幾合適日子,最后昭告天下。
不過兩個月的時間,謝韻禁足解開之時,也正是立后詔書昭告天下之日。
她官職未變,依舊是天子少師,可以出入朝堂,享有官員俸祿和府邸。鳳印落于她手,她也是大周的皇后,就算沒有大婚,但周圍人的稱呼必須要改。
為后,她可參與政事,出入宮廷,與天子共居紫宸殿。
為了一個人,改舊制,改國法,改了女子不能入朝堂的天下共識。
換一個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因為這個人是謝韻,世人好像就可以接受了。
你說女子該相夫教子,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去路可言,但謝韻的生平告訴你,你可以不按照既定的規矩和路去走。
你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做不來治國參政的事情,沒有為官的能力,但在謝韻恢復身份之前,所有人都認可她當官的能力。所以能力之說,不在于男女之分,只看個人。
困于庭院,自然見識淺薄,放于天地,自然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