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個照面,彌什就得到梁父初始印象以外的不少訊息,不過她并沒有因此看不起梁父,反而對他的感官很好把梁硯行教得那么好的父親果然儒雅,一舉一動都帶著紳士品格。
大概是聽說兒子帶朋友回來了,沒過多久,高跟鞋踩在臺階上的聲音“叩叩”響起。
幾人應聲抬頭看去,就看到一個打扮雍容華貴女人,雙目含笑朝他們看過來。
女人身上穿著香奈兒的套裝,不出意料的話,她應該就是梁硯行的母親了。
不過梁母身材瘦削,穿上套裝后顯得衣服有些空洞,反而給人一種富貴壓身的感覺了。
她的視線先是落在彌什身上,然后是梁硯行,最后是羅凡德。
忽地,她笑了。
她看向羅凡德,只問他“先生,您是我們家硯行的朋友嗎”
彌什
忽地有些不太舒服。
雖然梁硯行是留學生,先問看起來是外國人的同伴也無可厚非,但梁家媽媽直接跳過她詢問羅凡德,給到彌什的感官還是有些不太舒服的。
羅凡德都不理梁硯行本人了,又怎么會理他媽呢,背著手撇開臉就不說話了。
梁母有些尷尬,求助的目光看向梁硯行。
梁硯行干脆替羅凡德回復了。
“這兩位都是我的好朋友。這位是彌什小姐,這位是羅凡德先生。”
在親兒子的引薦下,梁家母親的眼里才看進去彌什,露出一副和謝阿姨相似的慈祥笑容,也因為這個和善的笑容,瞬間打消彌什先前的不滿。
或許剛剛感官出錯,只是彌什太敏感了,梁母只是以為外國人羅凡德是梁硯行的同學。
可是下一句,梁母就問彌什“你是哪家的千金呢我好像沒在上海看過你。”
“我不是上海人。”彌什回復。
梁硯行也補充道“這兩位是今天我在跑馬廳認識的新朋友,一見如故,所以邀請回家。”
“嗯就是那個兩塊錢就能進看臺的江灣跑馬廳嗎”
梁母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意有所值地說“你從國外回來,那么快認識新朋友是好事,但如果對方家里離愚園路比較遠,有沒有電話,不跟他們家人說一聲,還是一個嬌貴女孩,家人擔心怎么辦呢”
嗯是彌什的錯覺嗎
她總覺得梁母不是真的擔心她,而是將重點放在她家離愚園路比較遠和沒有電話上。
眾所周知,民國時期愚園路是私家洋房聚集地,都是英國莊園式豪宅,非常人消費得起。只有在有錢人圈子里生意特別好的店鋪和有錢人家才會
加裝電話。
所以愚園路豪宅和電話,就是判斷一個人家境的兩大工具。
梁母這是懷疑她的身份能不能高攀得起梁家什么鬼
只是來做客而已喂。
雖然彌什感到不太舒服,但看在梁硯行的份上,他沒有直接懟回去。
她只是詫異梁硯行的教養都那么好,他媽媽怎么是這種細水流長暗藏鋒芒的性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