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預多說,“往后還有她和明易的合影。她小時候得了兄長許多照顧,等兄嫂離開了,就開始認真照顧起侄子。”
但是也沒有多久。
最后一張照片停留在蔣明易十二三歲的樣子,是和輪椅上的姑姑合影,那么健康的一個圓臉女孩子,到人生的最后階段卻是骨瘦如柴。
但還是笑著的。
甚至是一種有力量的、豁達樂觀的笑容。
可見,這位姑姑的內心始終強大,并未因為病魔而有分毫的絕望。
照片往后有一封信,是英文信箋,很可愛的圓字。
開頭就是dearz
落款是ste
最后面還有一行極其標志的楷體中文字別和爺爺吵架。
隨后是三個感嘆號。
顯然是姑姑寫給侄子的。
陸檸看到這個“z”,就明白蔣先生的微信號z。
這么看來,那個號應該是非常私人的。
以及,姑姑對蔣先生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蔣老爺子手指尖在女兒的親筆信上劃過,緩緩道“明易把姑姑視作父母的,所以他姑姑走的那幾年,很不好過。”
轉念,他又語氣銳利地道,“但有什么辦法,蔣家這棵樹這么大,總是要有人扛住。不是他,還能有誰。”
陸檸默默地算時間,好像有點明白。
又要面對親人過世的哀痛,又要在學校學習,再要學著如何打理公司
蔣先生內心如何掀起滔天巨浪,陸檸不得而知,只能看到外在的表現是
頭發變短了,眉宇變鋒利了,神情變冷漠了。
所以,寸短的頭發,極大可能不是一般青少年的叛逆,是一種早早地面對冰冷殘酷人生的毫無任何意義的反叛與抵抗。
陸檸都能想象,少年時代的蔣先生如何沒有私人時間,如何在老爺子的期許和鞭策中,往蔣家繼承人的身份高速成長。
人會在極端環境中,變得極端。
但蔣先生在面臨如山崩地裂的極端之后,依舊自律、自控、冷靜,從不顯得偏激從不情緒激動,從不隨意遷怒,永遠周全體面,甚至寬容溫柔。
所有足以引發正常人崩潰一萬次的情緒,好像都被他強行控制住了。
他怎么做到的,不得而知。
從陸檸如今看來,他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堪稱完美。
只是這一路有多么難,任何人都無法知道了。
未曾參與這一切的陸檸,不會懂;
一路走來的蔣老爺子,也不會懂。
陸檸心中嘆氣,沉重又復雜。
聽完蔣家過去的事情,陸檸回到房間入睡,抱著絨面的圓枕。
他才想起蔣先生說,他拒絕繼承蔣家。
他好像有點懂了。
蔣先生,好像一路走來,都沒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度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