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心機深沉,脾氣也不好,整天想著陰謀詭計,每次吃糕都要加多多的柘漿,跟誰也吃不到一塊兒去,半點也不討人喜歡。
難道還不夠禍害的嗎六國人聽到他的名字都咬牙。
可這老頭也曾親自教過他和兄長念書,夸他長得好看,哄他說他風姿像極了阿兄,他倆生辰時,也會下令特地允許他和兄長,違背宮禁出宮。
他會為他搞來許多的羊毛。會在知道兄長和他融了鐵宮燈后,又擔心他倆在宮中黑漆漆地,沒燈會跌倒,賜下了許多宮燈。
甚至他曾頂撞他,也不生氣,還和呂不韋說他家小子皆生而有慧。
他曾想過讓這老頭死翹翹,可是這只是玩笑話。他從沒有想過這老頭會死。
畢竟他知道這老頭多疼他阿兄,他阿兄說不喜歡和趙姬住在一起,他便讓他們住在了梁山宮。他阿兄剛來秦,他就迫不及待的帶著阿兄出去,逢人便道此是他嫡長子,小時在趙國受了苦,而今才回來。他教阿兄如果辨別人情緒,教他如何當王,教他處理國事,給他太子應有的體面與尊榮。
雖然說一步步皆有陰謀驅使,可改不了為父的一片慈心。
可現在他和兄長的阿父去世了,自此以后,他們再也沒有阿父了。
當他和兄長目送著阿父的棺槨下葬時,他知道他們的少年時光便結束了,從此以后,只能向前走得頭破血流,不能回頭尋找庇佑了,因為再也沒人庇佑他們了。
我與兄長的少年時在埋葬父親時,戛然而止。
我依稀記得周圍人的哭聲和那一日的陵邊的蟲鳴,阿兄的黯淡眼睛,和我當時的無措。
我可能至今仍不明白,我的父親是六國人眼中的大禍害,為什么突然死了。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莊襄王薨,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3
他接起了父親的秦王劍,戴起了秦王冠,成了秦國各方角逐中的那個最沒有地位的。
秦王政年少,本應由王太后趙姬執政,掌管他現在無力掌控的屬于秦王的勢力。
可趙姬放棄了,她所擁有的勢力幾乎是全方面倒向了呂不韋,父親留下的人也紛紛反水,成了呂不韋的人。
更甚者,趙姬向阿政提出了尊呂不韋為仲父,讓國政皆由呂不韋把持的想法。
異人尸骨未寒,他為阿政構想的三方制衡局面便被趙姬一拳打破,現在成了呂不韋一家獨大的局面。呂不韋一時風頭無兩,炙手可熱。
趙姬來章臺宮勸說著阿政,告訴他自己的無奈,張口就是讓阿政答應這個幾乎是將秦王面子扯下來,將自己與呂不韋徹底綁在一起的建議。
王之仲弟曰仲父,位僅次于親父,呂不韋怎么敢的
阿政氣得發抖,但最終迫于年少,無人追隨,答應了這個對秦王來說算是屈辱的條件,送了風頭正盛的呂不韋又一份位極人臣的尊貴。
琇瑩氣得想抽死趙姬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伙,又恨呂不韋那個狡滑的老東西恨得牙癢癢。
可怎么辦呢他們連看什么書都不能決定,以前的書被趙姬命人收走了,換成了呂不韋想要他們看的書,多是一些樂理和詩經,還有一些史書。大概唯一可以讓阿政多看的便是呂氏春秋。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阿政在心里想著。
這個局面己經脫離了控制,王年幼,年幼不可理國事。
這個王是羸弱的,他不值得人追隨。
阿政勸住了暴燥的琇瑩,與他每日只是閉門讀書,不再出秦王宮。
原來做太子的鋒芒盡數斂起,少年人成了深宮的囚鳥,呂不韋手中最尊貴的傀儡。
剛展鋒的長劍還沒讓所有人嘆服,便被迫著藏起剛起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