琇瑩心情很好,他哼著歌沐浴后,才給他哥寫信。他這次信寫得很長,其間詢問關于匈奴羊毛計劃和肥皂與玻璃的銷售情況,匯報趙國的情況少得可憐,倒是肉麻的話寫了不少。
例如,“我放火燒了趙國宮苑,十分解恨,忽望兄長于側,共賞火焰映紅天霞,此霞美極,但不及阿兄風姿。”還有“我走了小路,憶小時,阿兄負我于背,一時之間,念重非常。”
這封信后來一時被存放在秦王政的陵寢中,比起那封致李將軍實屬無名,但后來二千年后出土時,可算火了一把,為后世人了解琇瑩了又一資料。
當然琇瑩他才不知,他知道了或許也不會在意。
他只是想寫便寫,真情流露。他跟他阿兄,好的穿一條褲子,天下誰人不知他怎么可能語氣生疏,他親昵愛嬌才是正常。
這封信被他連帶著自己整理好幾千車的趙國財寶和他理好的清單,全交給了率大軍回去秦國復命的王翦。將軍當天便出發了,他們還需去韓國接鄭國的家眷們,好讓人一家團聚。
這個“接”字說的琇瑩都不由耳朵一紅,阿兄確實是派他們去接的,只不過是十幾萬兵馬往新鄭1城下一站,去強迫韓國交出來,而且最好在咬下韓國一塊地來。
他越清楚內情,越覺得王將軍是個人才,這話說的漂亮極了,反正他挺滿意的。
我們雖然這事干得流氓了點,但他們先流氓在先的,我們沒錯啊
而且這事我們干的多仁義,我們就是不忍鄭國與妻兒異國相思,遂欲成全。
所以我們大好人,沒錯。
他在心里說服了自己,便向王翦將軍微頷首一拜,“此乃仁義之師。”
王翦也俯身一拜,撫須大笑,“公子所言甚是”
然后便上馬揚鞭,率著大軍和琇瑩這些天從趙搜刮的財寶遠去。
琇瑩得等著阿政派的邯鄲郡守及墨農這些專業測繪土地的技術人員過來分地,所以他現在還是不能回去。他于是直接開始準備分米,重新整理戶籍。
他將手下的舍人與自己又抽的千個留下駐守在這的軍人,直接分成了十隊,各自帶著一只傳信的鷹,往他指的方向去只開貴族的倉放糧,登記人口。
他甚至千叮萬囑讓所有趙人知道秦的好,若是必要甚至可以把趙國貴族的糧倉示眾,貴族剩糧全部歸置于各級地方的糧倉里,不可擅動。還要讓所有人都知道秦的計劃,讓他們準備著分地。
他所說的十分明白,甚至可以說是赤裸了。反正干這事的中心就是使勁黑趙國貴族,讓趙人接受我秦的統治。
他留守邯鄲但是他時刻用鷹保持著對這些人的調控,用這些人暫時穩定了趙國。
邯鄲最近也在放米,琇瑩派人在邯鄲城大聲吆喝,并在城門口不遠處錄人口戶籍。
他要求人排隊領米,一人登上戶籍后才能領一斗米。邯鄲城在他的調控下,己經逐步趨于穩定。
只是可
惜他在趙國張貼告示想撈幾個人陪他回去算賬,結果人來了不少,大多是趨炎附勢,無才之輩,好不容易大浪淘沙,淘出了幾塊金,結果金是金,只是都是阿兄想要的善論六國勢的金,不是他想要的單純的技術人員。
真可惜,他只好把他們都打包送走了,畢竟他真的不想教人算術的時候,別人都給他引到秦國國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