琇瑩于當天便讓那些學生們先回去上課了,他八月中旬完成所有工作,在九月初歸了咸陽。
他走時如殘風烈云,浩浩蕩蕩,回來時,只是孤身一人配著百衣。
他回來的是早上,他穿著一身玄色布衣任由晨露沾衣,牽著馬走過咸陽城。
咸陽城沒有變,依舊井然有序,倒是最近生活好了,路旁剛會走路的小孩多了起來。
他走過他兩三個月前新開辟的賣吃用的街,因為他允許,可以在店前擺小攤補貼家用的秦人見了他都驚喜不已,“呀,咱們小公子回來了。”
他笑著跟每一個認出他的咸陽居民打招呼,“嗯,我回來了。”
一個賣棗的姨姨上前給他抓了一大把鮮棗,“自家昨日剛打的,公子可得收著啊。”
她旁邊的那個面黑的漢子也要琇瑩拿著,“公子啊,我們家小毛在學宮里能識了幾個字多虧了您啊,我和孩他娘這輩子也沒想過,我孩子還能認字啊公子一定要拿著。”
琇瑩搖了搖頭,笑著拒了他捧來的棗,“國策已定,我不過執行者罷了。我阿兄是秦的王上,我是你們的公子,本就我應做分內之事,何需言謝。”
那漢子撓了撓頭,將棗放在了琇瑩的馬鞍上,琇瑩要去還,然后就被后面的秦人包圍了,大家有樣學樣七手八腳地將東西都掛在了百衣身上。
琇瑩推拒不得,又不好傷到他們,只好在旁邊嘆氣,任由他們把百衣一身掛滿,心滿意足的離開。
百衣不滿地沖琇瑩噴了個響鼻,琇瑩取下了他身上秦商鋪里送的的燒雞,揉他腦袋,輕道,“莫要生氣啦,下次,我還是從大道走,這不是想來看看嘛。”
于是琇瑩就拎著雞,配著一身新皮膚的百衣回了章臺宮。
此時剛下朝的正批奏折的阿政見他幼弟進來時的模樣,也是忍俊不禁,“琇瑩頗得國民歡喜。”
琇瑩取下了百衣身上的東西,聞言就低頭笑,“秦人愛我。”
阿政哈哈大笑,逗他道,“小公子,秦人愛你。秦王亦愛你。”
琇瑩一下子耳朵紅了,回了聲“知道了。”,就鉆進了浴室里去洗了澡。
他披著一頭滴水的頭發出來后才將侍人洗好的棗遞給他哥,“阿兄,嘗嘗,很甜。”
阿政放下了筆,吃起棗來,“很甜。”
他望向宮外,又看向一身疲憊的靠在他身上的琇瑩,拿著布如以往一樣給他擦頭發。
“你休息好了,我帶你戴著面具出去玩。”
琇瑩此時半瞇著眼,趴在他哥腿上,半睡半醒,鳳眼含著水汽,聞言含糊的道了一句“好。”
這是哪里的嬌嬌兒,阿政笑起來,將他抱起來,琇瑩抬了一下頭,見是阿兄,便乖乖趴在他肩頭,動了位置,也不著急,順勢找個更舒服的姿勢窩著不動了。
阿政撫了撫他脊背,將他放在了自己的床上。
琇瑩在滿是阿兄的氣息的被褥中睡得酣然,阿政拿著藥一點一點抹在他手上的小傷痕上。
他嘆了口氣,坐在床頭,看著琇瑩眼神溫柔地可以滴下水來,他說了一句話,似乎輕的聽不見,“乖琇瑩。”
后面的話太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