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政朗笑,眼中帶著驕傲,“擇其吉日,延約嘉賓,鼓瑟吹笙,成其冠禮。”
一點都不合規矩,誰家正賓站在父親的位置上做介紹。
可在秦國,沒有誰敢質疑他的禮儀。更何況除了他,論尊長,也沒有誰合適做公子琇瑩的正賓。
作為贊者的宗正的將梳子、發巾等物品從側室中搬出,放到行加冠禮的席子邊上。
琇瑩是嫡子,故宗正在其宗廟阼階偏北之處為他設席。
琇瑩被宗正從東側室中出來,與諸位觀禮之人見禮。
他只是將發挽起,未加任何飾物,著緇布鑲紅綿邊,雖著童子衣,整個人仍清雋柔雅,氣度恢宏,溫雅卻不失血性剛強。
可比起所謂月下謫仙一塵不染,他更是紅塵中殺伐果斷的貴公子,讓人一眼便知他是在朝中有任職,并非稚子。
賓客們有些與他相熟的長者,也是不由感慨萬千。
他昔年入秦,是個灰撲撲的瘦巴孩子,而今數年,已經長成了青年模樣,蕭蕭肅肅,如見朗朗清月。
示意他坐在他面前的席上,琇瑩聽話的跪坐于他對面,雖面上未帶笑,可眼中全是細碎的歡喜。
他任由宗正將他的發髻解開,為他梳理頭發,再纏上發巾,用簪子將他的發髻固定。
阿政起身下堂,凈手,而后,象征性地扶正琇瑩的發髻。
他再次下堂,從擔任有司的張蒼和蒙毅手上接過第一頂冠,緇布冠。
緇布冠是一整塊染黑的布帛,用冠帶將它固定在頭上,這是第一冠,賦予他“治人”的權利。
他口中朗聲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我的琇瑩,今天,我為你加上這第一頂冠,且拋去你幼稚的心志,遵循你成人的品德。愿你安寧長壽,福澤綿延。
他將那頂冠放在了琇瑩頭上,宗正將琇瑩冠下的系帶綁好,琇瑩向他長拜后重新回到側室,更換張蒼捧上來的第一套衣物,玄黑色的上衣和下裳。這是象征士人身份的禮服。
琇瑩系好系帶,然后便出去依舊跪在了席前。宗正為他取下緇布冠,再次梳理了發髻。
阿政又一次凈手后,站在西階下第二階,在那里等他,他手托皮弁,揚聲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孤希望你威武有才,知禮知儀,長壽萬年,永得上天庇佑。
這頂冠的后部裝飾有彩色的珠子,恰是,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牟如星。
阿政笑著看琇瑩向他伏拜,他眉梢眼角俱是快意和欣慰,他的琇瑩真的如他當年期望的那樣長成了似珠似玉的模望,不負美玉之名。
他將皮牟給琇瑩戴上,宗正整理好琇瑩發髻之后,冠者回東房,換上了素色的上衣、下裳。他為自已系上白色的蔽膝,整理好衣服后,仍外出面南而立,讓眾賓客觀看。
這身是士人每月初一朝廷時穿戴的禮服,示意他已經可以為朝廷效力了。
阿政下了階,站在西階再往下的第三階,為他第三次加冠祝辭,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這是你在這一年里最好的日子,我為你加上第三次冠,希望你以后兄弟和睦,長長久久,幸福美滿,長樂長寧。
琇瑩戴上紅褐色的“爵弁”,搭配著玄色的絲綢上衣,以及色的下裳。
他自此擁有了祭祀的權利,成了成人。
阿政舉杯向他遞甜酒,“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
琇瑩接了酒,坐在席子的正中間,以美酒祭拜先祖三次,自己也淺嘗了一口。
甜的,你要一生甜蜜。
本有贈肉脯于母,以報養育之恩,但是趙姬死了,加上秦國誰人不知,公子厭惡別人提起其母,故而王上便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