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不明白你學呀
我不是說了嗎,從小孩時開始學就夠了。
不想學,你說什么
公子,讓蒙將軍都砍了吧,再換一波
所以大秦史書表示根本是那些人污蔑,期間全是友好,沒有暴力。
我們使臣大國之姿,才沒有拍桌子罵人,也沒有隨便拿劍,更沒有用他們的語言對罵
我們只是砍了桌子,拿了弓箭,用秦語罵人罷了,我大秦禮儀之邦,特別友好。
協商后,使團就領著西域各國君主,或是自愿或是被迫前往咸陽與大秦簽定協議,遞交降書。
滿朝文武樂不可支,立馬定下了儀式,要顯示他大秦萬國之上的儀態。
宗正老當益壯,摩拳擦掌,恨不得現在就給他們的國王披上衣服,學好禮儀,為他大秦再添一筆彪炳史冊的榮耀。
在滿朝文武之中阿政和琇瑩的淡定格格不入。
阿政是生性沉穩,雖然也自得,但早已經不上臉了。
至于琇瑩嘛,則是在心里默默擔憂。
那西域是個啥水平,他咸陽城里連個三歲孩子可能都比他們的秦字識得全,字都認不全,禮那群人能學會嗎
事實證明大秦全是人才,宗正教了三天后,直接擺爛,讓他們到那就跪,跪到他們陛下昭令天下的旨意宣讀完畢。
沒了那群人拖后腿,儀式辦的相當成功,就是一直把著錢的琇瑩不太開心。
好家伙,籌備半個月的儀式還沒供應那群西域人的飯食花的多,原因是這群人太能吃了,下榻的使館都被吃得沒糧了。
琇瑩聽完手下人哭泣無語至極,他被騙了。
誰跟他說,這些人是多年的王室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經常浪費糧食,吃一半丟一半。
那現在這群圓滾了不少,吃飯跟蝗蟲過境連吃帶拿的混蛋是誰
本公子多年摳搜,好不容易家境殷實了,也一直保持勤儉持家的傳統。可他們竟然白剽我大秦,而且我還為著體面,不能回諷,還要讓他們多拿。
天理呢怎么不下道雷給這群人劈死
所以儀式一結束,他就不顧那群人的哀叫,給人安排了速走。
不愿意走,扛都給他們扛回去
滾吧,有生之年,莫挨老子。
秦王政二十九年,始皇十九年,阿政彼年三十九歲。他很年輕,就已經達到千古帝王的最高峰,掃滅六合,統一天下,百域歸屬,西域臣服,匈奴已滅,他的功績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于是在西域歸服第二年開年的第一次大朝會中,眾臣和萬民請愿,愿陛下封禪泰山。
那天萬里無云,這次沒有儒生的刁難,冗長的禮儀,沒有令人狼狽的雨。
只有忠貞的臣子,愛敬他的萬民,曠大的天下,和在他身后跟隨他登高的琇瑩。
琇瑩,跟朕走。
他站在高處,長袖舒展,萬民敬仰,華光加身。
好啊,阿兄。
琇瑩在下首離他最近的地方領著眾臣俯拜山呼。
這是他們的三十七個年頭。
風依舊在吹,吹得衣角獵獵,這依舊是少年人的風。
我們還可以走更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