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寧只覺丟臉,說“這女兒的事,我一個大男人也不清楚。怎么處理女兒的事,你看著辦吧。”說著看了吳玉珠一眼。
吳玉珠也說不出話來,謝小蓮在廂房里差點撕碎了手帕,可是她臉皮再厚,這時也不敢沖到外頭直面鎮長、村支書、村主任異樣的眼光,當場社死。
謝小蓮當初就想到這個豁出去的辦法,可是她沒有預料這些破綻都被人抓住,以至于沒有一個領導會相信她。其實,這會兒她高估了村里村外的群眾的判斷能力,心虛之下就認為那些聽說的人是不相信她為多。
謝小蓮根本沒有想到在這個單純的年代還是靠著謝云初的吆喝,抓著破綻才讓后來者心領神會。村里這些人聽到謝云初這種的分析推理,就像后世的人看推理懸疑劇一樣。
村里人原來可能因為沒有那么關心所以不善思考,或許有什么原因沒有想到,但是看到主角們把案件一步步推理就有“原來如此”的感覺,深深相信這個故事了。
謝小蓮這時看到,再把攤子鋪得更開也不能如愿,只會讓更多的人抓著破綻看她的笑話。無論哪個時代,“想男人想瘋了”對女人來說都不是什么好話。哪怕這是事實,謝小蓮也不想背著這個帽子。
李鎮長喝了一口茶,做了一個深呼吸,說“我們能來你們家,就是來幫你們的。我們也不想在我們鎮里搞出農村姑娘誣賴知青的丑聞。
要是給你們記錄了誣陷的案底可就不僅是你家姑娘的事了。以后你們家小兒子、孫子、外孫都過不了政審關,考上中專或大學都沒有機會當官、當工人、當老師、當兵了。”
謝長寧本來要面子把事扔給妻子,這時聽到關鍵就忍不住問“這就是她們娘倆的鬼主意,我家兒子、孫子都不知道,怎么就影響小兒子和孫子的將來了呢”
要不說,李鎮長是當領導的,換個話術,終于讓謝長寧親口承認,這是吳玉珠和謝小蓮娘倆搞得鬼。來的三個人心底終于松了口氣。
謝長宗這時不避諱謝長寧家對他的不爽,解釋說“咱們政府用人都要看以上三代做人是否清白。既然嫂子有份做這事兒,能不影響兒子、孫子嗎除非你們家就不想孩子們將來有機會在政府或公家部門里謀些職位。”
這個時候可沒有改革開放,所以社會上基本沒有私人老板。哪戶農家想兒孫有前程就得靠在政府相關的部門謀份差事,這條路若是斷了,在他們眼里等于幾代只能在地里刨食。
謝長寧一聽,把旱煙在椅子旁一敲,喘出幾口粗氣。
謝長寧霍然站起,拿著旱煙指著吳玉珠罵“就是你,不好好教女兒想嫁個城里的男人嫁不成,反弄得沒了名聲,還連累兒子、孫子的前程怎么有你這樣的敗家娘們”
吳玉珠也慌,卻不想自己背著所有責任,叫道“你別什么事都賴我我哪知道那沈知青這么看不上我們小蓮的小蓮的長相十里八鄉也是有數的,你不想她嫁個好人家幫襯著家里嗎”
謝長寧叫道“你還有理了我打死你”
謝長宗連忙攔住謝長寧,王昌明說“你們先別打罵了,李鎮長說了,我們這次來是為了解決這件事。你們到底是我們東山村的人,我們能幫還是要幫的。”
謝長寧和吳玉珠聽了才不打了,謝長寧苦著臉說道“李鎮長、長宗、昌明,她們娘倆一時糊涂,這才讓你們看了笑話。我真的是你們還是要幫幫我們,鄉里鄉親的”
王昌明道“鎮長的意思是,雙方簽個和解書,以后誰都不拿這事做文章。沈知青就算認識上面的領導,只要簽了和解書,斷不會再和上面說去。那到你們小兒子或孫子長大,若是出息讀了中專,那就不影響分配工作了。”
謝長寧目光關切,問道“沈知青能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