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遵命。”幾位太醫齊聲應道。
明老夫人和沈晗霜都出聲向皇后謝恩。
明姝雪將熬好的藥端進屋來時,沈晗霜正陪在屋里,皇后正坐在明老夫人的床榻邊,握著老夫人的手溫聲同她說著什么。
看見明姝雪手中的藥碗,皇后溫聲說道“把藥給我吧。”
對方是一國之母,明姝雪不好拒絕,依言將藥碗遞給了皇后。
皇后接過藥
碗,用勺子輕輕攪了攪黑褐色的湯藥,又舀起一勺,輕輕吹了吹,待涼了些后才喂到明老夫人唇邊,讓老夫人服下。
就像平常家中的晚輩為長輩侍疾時那樣。
“老夫人要快些好起來,不然晗霜和姝雪這兩個姑娘也一直懸著心,吃不下睡不好。”皇后柔聲道。
明老夫人的聲音有些沙啞“多謝娘娘掛懷。”
見明老夫人說話時已有些吃力,皇后沒再讓她多說話,耐心地喂明老夫人喝完了藥。
藥里有安神的藥材,明老夫人服下后很快便有些困倦了。皇后親自為明老夫人掖好錦衾,便帶著人從屋里退了出來,讓她能歇得更好些。
走到屋外時,皇后溫柔地握著沈晗霜和明姝雪的手,叮囑道“老夫人病著,你們多陪著照料,有任何事都可以命人去鳳寧宮同我說。”
“多謝娘娘。”沈晗霜和明姝雪應道。
還有事情等著皇后處理,她便也不再久留,帶著鳳寧宮的人離開了。
看著皇后的背影,沈晗霜沉默了許久。
直到皇后的身影徹底消失,明姝雪不由得低聲道“姐姐,皇后方才竟親自喂祖母服藥”
皇后是皇帝的妻子,她本無需做到這一步。
沈晗霜收回目光,垂眸意有所指道“皇后的確是用心良苦。”
究竟是真心擔憂,還是想要親自確認明老夫人是否真的“重病”,恐怕就只有皇后自己才知道了。
一連幾日,沈晗霜和明姝雪都悉心照料著明老夫人,親自為老夫人熬藥、喂藥、翻身,面面俱到,事事親力親為。
但沈晗霜要比明姝雪多一樁事皇后對沈晗霜的看重與優待人人都看在眼里,為免落人口實,沈晗霜每日都需要另外去向皇后請安。
而今日,沈晗霜到鳳寧宮后還沒坐下多久,便見皇后身邊的嬤嬤從殿外進來,正色同皇后稟報道“娘娘,吏部右侍郎的幼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次女和通政司通政使的妹妹三人的病均不見起色,如今已經病得起不了身了。”
皇后擔憂地問道“太醫和從外面尋來的名醫們還是沒法子”
嬤嬤搖了搖頭“太醫們說,能用的藥都用了,既是水土不服之癥,或許待回到長安后便會好了。”
皇后思忖了幾息,道“但秋祈雖已結束,本宮與其他女眷的事情卻還未做完,眼下還不能離開洛陽。”
“回娘娘,三位姑娘說,她們不敢擾亂皇后娘娘的安排,但唯恐讓旁人也沾染了病氣。她們想先行結伴回京,回家養病。”
“這倒也并非不可,”皇后沉吟了須臾,“她們如今病得嚴重,也做不了別的。”
“那便命一隊人馬護送她們回長安吧,多帶些太醫和侍女,路上妥帖照料著,不要出了什么差錯。”
“奴婢遵命。”嬤嬤隨即退了出去。
沈晗霜一直聽著皇后和嬤嬤之間的對話,神色沉凝了幾分。
見她眉眼間隱有愁緒,皇
后柔聲問道“怎么了可是擔心明老夫人的病情”
沈晗霜點了點頭,猶豫了幾息,還是提起“娘娘,民女想送外祖母回府養病。”
“可是覺得行宮有何處不好”皇后問道,“還是照料老夫人的太醫們不夠盡心”
“我聽太醫們來回稟,說老夫人的病沒有繼續加重,應是已經控制住了”
沈晗霜“并非是行宮不好,太醫們也都很盡責。但外祖母在明府的云松齋住久了,許是不太習慣行宮這邊的院子,且山里夜涼,這場風寒才一直拖著不見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