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放心,老爺和少爺都吩咐過,不許任何人在府中議論此事。”
看來舅舅和表哥與她想到一處去了。沈晗霜放下心來。
翌日清晨。
明府早已開始籌備明老夫人的壽辰,請帖不僅送往了城中各處與明府有來往的人家,還提前送去了外地。是以今日明府格外熱鬧。
壽宴安排在中午,晚上則只有明家人一起用家宴,單獨為明老夫人慶祝壽辰。
明懷庭與明述柏父子早早便開始親自待客。今日的老壽星便安心由明姝雪和沈晗霜陪著,與老姐妹們說話。
虞老夫人今日來得格外早,她帶的壽禮也格外多,將云松齋擺得滿滿的。
明老夫人笑著道“你這怕是把家底都搬來我這里了”
“看你病了那一場,終于轉好了,我心里高興,就多備了些禮。”
虞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背,故意說“等我真把家底都搬空了,就賴在你這云松齋不走了。”
“隨你來,怎么算我都不吃虧。”
“那可不一定,”虞老夫人目光溫和地看向一旁的沈晗霜,“到時我日日都能看著你這放在心尖尖上的姑娘,定是我賺了。”
明老夫人老神在在道“可惜了,你沒法子拐走我的孫女。”
“你這人”
虞老夫人被她說得一噎,失
笑道“今日是你生辰,我不同你一般見識。”
聽著兩位長輩斗嘴,沈晗霜和明姝雪默契地相視一笑,心里也替外祖母覺得高興。
外祖母的壽辰不僅有家人陪伴,幾十年來的好姐妹也還和年輕時一樣親近。若她們到了這個年紀也還能如此,便也是一大幸事了。
聊了片刻之后,虞老夫人有些無奈地提起了自己那個讓人不省心的孫兒。
沈晗霜這才知道,虞臨風之前忽然離開洛陽,是謄抄了她寫的那份請愿書去了外地,沿途組織百姓們簽下萬民書后再讓親信送回了長安,交給了祝隱洲的人。
如今,得知并贊成修改夫妻律法一事的人已經越來越多。到正式推行新法時,遇到的阻力便會更少。
明老夫人聽出來虞老夫人一面在抱怨虞臨風不著家,一面又欣慰于他能有心做這樣的事情,便也配合地夸獎道“臨風那孩子是個懂事的,你就放心吧。”
虞老夫人眉眼帶笑“他不過是學著晗霜罷了,晗霜才是處處都好。”
“若律法真能因此修改,說不定晗霜的名字也能在史書上留一筆。我覺得晗霜也不比那些文官差。”
不怪她越來越喜歡晗霜,這姑娘實在是招人疼。
沈晗霜柔聲道“是虞祖母偏疼我,才覺得我哪里都好。”
若沒有高伯母和王伯母的血淚經歷作為契機,若不是爺爺和林太傅、江既白、祝隱洲他們在朝中一力推動,僅憑她一人其實很難帶來改變。
要讓空中樓閣穩穩地變成現實,僅憑她一己之力還遠遠不夠。身涉其中的人都用盡全力,才能推動那些陳舊腐朽的東西往前邁進分毫。
但沈晗霜很慶幸自己能參與、目睹和經歷這些,不僅站在歷史長河之中,還能成為助其轉向的其中一道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