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沈晗霜環著他的腰,倚在他懷里柔聲說女學的事情已經差不多都理順了,可以開始考慮另一件事的時候,祝隱洲心底除了欣喜與期待之外,還下意識便浮現出“終于等到這一日了”的念頭。
那日,祝隱洲吻了她許久。
而這一回沈晗霜不僅沒有撒嬌喊累,還時而迎合回應,時而撩撥引誘,格外過火。
因為早有準備,很快,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這幾項婚事儀程便開始有條不紊地一一進行著。
長安城中早已觀望許久的人們也終于等到了太子迎娶太子妃的這一日。
只是在親迎這一項上,祝隱洲另有安排他們回了洛陽,沈晗霜這次可以從明家出嫁。
祝隱洲知道,同樣看著沈晗霜長大的明老夫人其實一直很想讓沈晗霜留在洛陽,不要遠嫁。老夫人上了年紀,也不宜舟車勞頓,來回奔波。
他可以將太子府建在沈府旁邊,卻無法就這么遷都洛陽,也不能讓眷戀故土的老人家搬去長安居住,就想了這個法子,以作寬慰。
他先征詢了沈晗霜的意見,確認她也很想如此后,便去同沈家人商議此事。
雖然很不舍,但沈家眾人也知道明老夫人對沈晗霜的疼愛與不舍絕不會比他們少,老夫人也一定很想親自送沈晗霜出嫁。而且沈晗霜出嫁后雖然會住進太子府中,但其實與沈府也只隔了一座花園而已,他們與沈晗霜還有很多可以相處的機會,是以他們對此也都無異議。
即便沈晗霜將明老夫人喚作“外祖母”,但他們都知道,在沈晗霜心里,明家人和沈家人并沒有親疏之分,都是她最親近的家人。
敲定下此事后,祝隱洲便陪著沈晗霜回了洛陽。
為了沈晗霜的婚事,包括明老夫人在內,明家人原本都打算早早去長安,去沈府。但收到祝隱洲的信,得知沈晗霜可以從明家出嫁時他們驚喜不已,尤其是明老夫人和明姝雪,更是沒忍住紅了眼眶。
明府上下當即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各地的
明家店鋪也很快都動了起來,由各位掌柜領頭,將自家姑娘的喜糖和喜餅發遍了一座接一座城。
消息很快便傳開了。
外人得知太子竟因為沈晗霜和老人家的心愿,便愿意舍近求遠,先將沈晗霜送去洛陽明家后再親迎回長安的太子府,都感嘆不已
畢竟誰能想到,那位性子清冷,寡言少語,待人疏離冷淡的太子殿下,竟會有如此溫柔體貼的時候
沈晗霜在明家待嫁時,祝隱洲便住在城外的行宮中。
成婚前不能見面的那幾日,祝隱洲每日都心神不寧。明知事事周全,不會生變,他卻還是放不下那顆懸著的心。
好不容易熬到吉日良辰,心底滿是洶涌情意的祝隱洲身著喜服,騎著馬去了明家接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