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又看完了,我還沒看夠呢”
“沒想到我還有一天這么愛讀書啊之前便是我家大人拿棍子打我,我都看不下去。”
“等等,這后面還有一頁呢”
“什么什么,快讓我看看。”
三人迫不及待翻頁,只見后面并不是下文。而是作者有話說。
“是作者想說的話的意思吧。”
上面大概內容是作者本人前段時間收到讀者來信,看到有讀者對句讀的形式發出疑問,特此說明。
首先說作者自己是不排斥句讀的,講了句讀的種種益處與作用,對解讀經典的意義。
隨后筆鋒一轉,又論述了標點符號對比句讀的好處,它雖不像句讀那樣具有特別的含義,不能彰顯文人身份,但對于奔波生計,沒有時間解讀文章,咬文嚼字的老百姓具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
還舉例了一個實例來說明,就是那個經典的“天留人不留”的小故事。
講的是一個窮書生總是找借口到富人朋友家中做客,蹭吃蹭喝。有個下雨天,那窮書生又來了,那個富朋友想來想去,就留一張紙條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本意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沒想到那窮書生解讀為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硬是厚著臉皮留下來。
句讀與標點,兩者并無高低貴賤之分,希望各位讀者辯證對待兩者的區別,根據自己的情況取用,而不是一味摒棄。
最后又詳細說明自己在文章中使用的標點符號的用法。
看完后,有人感慨,“月明大家真是憂國憂民吶,與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不一樣。”
“月明大家大度,被人罵了也不生氣,還好聲好氣地說理,與我們分享這標點符號的用法。”
“月明大家還挺促狹,留客不留哈哈哈哈樂死我了。”
“我從前沒注意過,現在看來這標點符號還真好用。”
然而他們口中大度的月明大家,私下全然不像寫的文章那般溫和有禮。
她因為那封信氣的好幾天,半夜里都會猛地坐起來罵上一句“不是,他有病吧”
終于措辭了好幾天,草稿打了好幾回,才氣勢洶洶謄抄一遍,讓人送到那信上的地址去。
這人還挺臉大的,專門在信上寫了自己的地址,像是期待她被罵地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專門去他府上道歉一樣。
“豎子無恥爾敢如此”
怒呵聲驟然響起,伴隨著書案被拍得砰砰作響。
侍立在一旁的小廝,嚇得噤若寒蟬,連忙低頭斂目,生怕引起主人的注意。
他剛才從看門的仆人那里拿到這封信,回來呈給主人,主人原本還挺和氣,看完信就這樣了。
田夫子原先在書房看書,聽到小廝說有人送上一封信給他時,還挺愉悅,以為那叫月明的小子終于知道錯了,特地寫信懺悔。
高興地叫小廝將信呈上來,打開一看卻發現全然不是那般。
那信上并不是道歉的措辭,也沒言語辱罵。
只是陰陽怪氣地說他這么對主角挑刺,是不是也不喜歡他的妻子,對另外的表妹情有獨鐘,心悅已久,是不是也想把他女兒送出去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