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三娘跪在祠堂,面前是祖先牌位。
跪的時間長了,腿腳從原先的麻木酸痛,變得漸漸失去知覺。
她知道阿娘并不是真的狠心罰她,否則不會無人看守。
她大可以坐著,或站起來走走,不會有人知道。
但她堅持跪著,貼身婢女偷偷送來的食物放在一邊,她一點兒都沒動。
可她就是不明白,為什么一向寵愛她,對她無所不應的阿娘會在看到那些信后變了個模樣。
明明關郎那么優秀,如翩翩君子,連阿耶都對他贊不絕口。他對她也是恪守君子之道,發乎情止乎禮。
想到那人,鄭三娘悄悄紅了臉,覺得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吱呀”厚重的大門打開,發出聲響。
“唉,你們去把三娘扶起來。”國公夫人吩咐奴婢。
她走到鄭三娘面前,嘆息一聲,“三娘,你這是何苦那關巖就那么好,值得你這樣違逆父母。”
“求母親成全,兒非他不嫁。”鄭三娘想掙開仆人的攙扶,但她腿長時間血液不通,沒有力氣。
只能倔強地看著母親。
國公夫人眼底一片冰涼,臉上卻露出截然相反的動容表情,“難為你堅持,我與你阿耶商量了一下,如果你看完這封信還堅持自己的想法,那我就依了你。”
鄭三娘接過國公夫人遞出的信封,狐疑地打量。
不知道這信里寫了什么讓阿娘改變了主意。
但只要有阿娘這句話,她就得看。
她拆開信封,從頭到尾一字一字看去,只見那信上寫的就是窮書生和世家貴女從互生情愫到始亂終棄的故事,仿佛她跟關郎一般。
這她不足以讓她震驚,令她赫然色變的是其中的許多細節簡直跟他和關郎的相處一模一樣。
寫信的人簡直就像當時在場的第三人。
比如她被關郎的文采傾服,比如她對關郎家境貧寒的憐惜
再比如他親手做的草編蟈蟈,泥人她視若珍寶地收在箱子里。
許乘月窮小子嘛,沒有錢財,只能靠這些嘍。
樁樁件件,宛如親眼目睹。
不,這一定是阿娘逼問了婢子,專門找人寫出來嚇唬她的。
關郎怎么會像這信上的人一樣,對她始亂終棄。
她可不能因為這個就被嚇退了,辜負關郎一片真心。
“阿娘,兒絕不改變,此生只認他一人。”
饒是已經猜到她的回答,國公人還是被氣的心梗。
國公夫人說話算數,果真如鄭三娘所愿,將關巖放出來。
開始商議二人的婚事。
關巖在事情敗露后,被關進了柴房里,出來后發現府里的下人完全對他換了一個態度,先前只是客氣,現在對他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