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郎夫婦終于相信了王二丫說的話,喜不自禁,給那位老神仙立了牌位,每天祭拜。
他們一家被分到的家產很少,只有幾畝薄田,眼下口糧都快被吃完了。于是打算著去賣這個大盤雞,掙些錢補貼家用。
王二丫聽說了他們的決定,還專門做了些面條。將面條煮熟之后,澆上大盤雞的湯汁和雞肉。簡直是神仙滋味。
他們的小攤剛擺出去,仿佛飄到十里外的香氣就吸引了許多人。
王二郎夫婦謹慎行事,所以準備得比較少,因此不到半個時辰就全部賣光了。
至此第一冊結束。
“不行,今天我一定要吃到這個大盤雞。”
“我看這里面可是放了茱萸的,茱萸的滋味你能接受”
“我吃過茱萸,那辣味讓人受不了,尤其是第二天如廁的時候咳。”
“那我就不放茱萸了,想必應當不影響味道。”
“那你做完可得給我們說說呀。”
“一定,一定。”
接著眾人又就著畫本第一冊的內容聊了一會兒,眼看到了用午食的時候各自回家了。
鄭國公倚靠在憑幾上,神情專注,一頁一頁的翻過書。
看到某處,他目露思索。
這個大盤雞做法到底是否可行。還有這名字真奇怪,為什么要叫大盤雞呢是因為裝在大盤子里嗎這起名的方法也太不講究了。
按照這書上的形容,也應當起個雅致的名字。
不如叫“紅萸點金鳳”,瞧瞧,多雅致。
鄭國公因為自己起了個好名字,得意極了,好心情地哼起了小調。
他將這道菜的方法謄抄下來,吩咐下人,“去將這菜譜送到廚房,今晚要有這道菜。”
下人躬身接過菜譜,“唯”
鄭國公府的廚子正在準備今天的晚食,他在鄭國公府做了許多年,雖然鄭國公府人多,要做的菜也多,但主子好說話,對吃沒什么要求,只要量大肉多就行。
這正合了他的意,他最拿手的就是烤肉。
今日卻罕見地收到了來自鄭國公的要求。
廚子拿著菜單譜從上看到下,擰著眉頭。
胡鬧沒聽說過這種做法。還得先炒,炒雞子他知道,可從沒聽說過肉也能炒的。
而且茱萸那么辣,能吃嗎
但鄭國公要吃,他不可能違背,只好照著做了。
他心里想著,要是做的不好吃可不關他的事,是鄭國公自己要求的。
他只是個聽命行事的仆人而已。
這道菜的做法,頗有世家挑剔講究的風格,很是復雜。
而且上面有的地方還標注著什么適量、少許。適量是多少,少許是多少
廚子壓根不會這種做法,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呲啦一聲,茱萸下鍋之后,激發出濃烈的辛辣氣味直往人鼻子里鉆。
實在憋不住,廚子背過身去背,打了好幾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