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角過來的時候,她看見有一個阿婆提著一個陶罐的叫賣,“菽膏,賣菽膏”
許乘月愣了一瞬,一時間沒有想到書糕是什么東西,莫不是那些文人士子玩出了什么新花樣給糕點起了個新名字。
起了好奇心,于是叫住那阿婆。
“阿婆,書糕是什么東西”許乘月疑惑地問道。
“菽膏,就是菽膏呀你看。”老婆揭開陶罐上的蓋子,將陶罐里的東西亮給她看。
許乘月探頭往里一看,陶罐里是黃色的液體,其中飄著一些濁物,不是很澄清的樣子。
好像有點像油許乘月電光火石之間想到了油在古代的另一個稱謂膏。
但這在常溫狀態下是液態的油,顯然不可能是動物油,那就是植物油而且這油的氣味也不似芝麻油的香味,應當不是芝麻油。
許乘月呼吸急促起來,這可是植物油啊,終于給她遇到了。
對了,菽就是大豆吧那這油就是大豆油啊
她今天必須得買回去
“阿婆,這油多少錢”許乘月問道。
“不多,就100文錢。”阿婆說道。
100錢還不多,都夠買兩斤豬肉了這油看著不到一公斤的樣子。
“小娘子,你可別看我這賣的貴,但我這膏,可是花了三十斤菽才壓出來的。”似乎看懂她的表情,阿婆勸說著。
許乘月感到牙疼,但她已經習慣了自己花錢如流水的常態。
錢掙來不就是為了花嘛
千金散盡還復來。
“好,我買。”
阿婆原本沒抱希望她能買的,這下露出遇到冤大頭的驚喜。
忙將裝著菽膏的陶罐遞給她,連罐子都送了。
今年是個大豐收年,菽出產得太多,價格一降再降,賣都賣不出去。
沒奈何,阿婆想出了個法子,將菽壓成膏,或許能賣得出去。
但也沒抱太大希望,大不了他們家自己用。
這價格確實高,都不如買兩斤豬肥肉來炸豬油,或者直接去買胡麻油。
沒曾想現在遇到個不懂柴米油鹽的小娘子,還真給她買了,希望她回去沒被耶娘罵吧。
與她不同的是,許乘月覺得很值得,畢竟唐朝的生產水平在這里放著,能買到大豆油已經讓她很驚喜了。
雖然從壓榨水平來看,壓出來的油不是特別純。
大豆油雖然不比動物油濃香,但也有非常明顯的優點。就是適用于炒菜,不會掩蓋時蔬原本有的味道和香氣,吃多了不會發膩。
許乘月慶幸自己剛才沒有錯過這個阿婆,才能買到大豆油。
哈哈哈,撿到寶了
唉,只是不知道這么一點,才能用幾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