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郎的美夢破碎,心中如何憤怒,別人暫未可知。
在眾人恭喜他脫離苦海的恭賀聲中,能從他的反應看得出來他并不是那么歡喜。
其中不乏一些跟他抱著同樣想法的人,有些羨慕嫉妒他能夠得到吳家娘子的青睞。早知道當初他們不能那么慫,豁得出去才能得來真實惠。
現在見他被放了出來,心里的不滿略平了一點。
吳嫙將人放走了之后,再沒有了負擔,徹底松了一口氣。
她實實在在地同情書里的姜郎君,也對蘇綺山的做法并不茍同,如果真的喜歡,何不給人一個名分,那樣輕佻的行事根本算不上在意。
但是吳嫙又看得非常刺激,心里激動得跟她小時候第一次騎馬犢一般,隨著小馬顛簸的奔跑而上下起伏。
拋棄道德底線,直讓人大呼過癮。
她擔心姜郎君的未來,卻又期待著蘇綺山會使出什么樣的招數來搶人,簡直矛盾極了。
因著長安城里的貴人家們都研究起了菜譜,許多中層富貴人家也跟風開始學習。
這場熱潮席卷了整個長安。
路上但凡遇到個對菜有點講究的人,都能將這菜譜談論得頭頭是道。
并且開心的不只是吃菜的人,更有種菜的人。
清晨的長安城外,聚集著許多農人。
他們住在長安城附近的村落里,每天晨時會趕著驢車帶著新鮮的瓜果蔬菜,運到長安城里來賣。
比起直接販給那些大量收購瓜果蔬菜的二道販子,他們更樂意自己運來賣,雖然累了點,但得到的錢也更多了。
農民嘛,不就是掙這些辛苦錢。
梁老頭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已經兩鬢蒼蒼,白發如霜,臉上的溝壑縱橫,顯然上了年紀。但他很有精神氣,面色紅潤,干勁滿滿。
肩上挑了個擔子,擔子兩邊的竹筐里裝著滿滿的紅色果實,那紅色的果實就是茱萸。
“梁翁,又來賣茱萸呀,你家的茱萸還沒賣完。”有人驚訝地問道。
“還剩下一點,快賣完了。”梁老頭樂呵呵地笑道。
“你家今年可真是走了運頭,要不是這莫名刮來了吃茱萸的風氣,你家今年的茱萸估計全都爛在手里了吧。”那人唏噓著說著。
梁老頭家種了許多茱萸,往常是賣給藥鋪的,但是今年因為收成太好,茱萸的價格不升反降,許多藥鋪收購滿了之后,就不再采購了。
梁老頭家種的一大片茱萸,差點敗在手里頭。
茱萸原先是一種藥材,在他們后面的那片山上長得很好,知道這玩意能掙錢后,大家一窩蜂地跑到后山去采,每年都將樹摘得光禿禿的。
但是樹的數量比起人來少多了,哪能經得起許多采,一人只能少少地分上一點。
雖然數量低,但能掙個錢,大家也是很樂意的。
只有梁老頭起了不同的心思,想著茱萸既然能賣錢,他們為什么不種上一些。茱萸在后山上能長,說明在他們的地里也是能種的。
于是他就計劃著采了一些后山的茱萸苗,栽在了自家的地里,生長起來果然結了不少,賣了許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