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額頭上冒出細細密密的冷汗,越是緊張越回答不出來。
最后他破罐子破摔,“朕看田尚書說得挺好,不如就打過去,以振我大唐之威。”
朝臣們聞言很是失望,這個回答也不能說錯得特別過分。
畢竟在場有許多人都是這樣想的,可對于帝王而言,他不是一個傀儡,而是一個掌管國家的主政者,他不能去附和別人的意見,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見。
他得有著長遠的目光,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打過去是一時痛快了,可是值不值得打怎么打打過去了又怎么治理期間所花費的民力財力等消耗怎么算。
一長串的問題他是一個都未考慮。剛才他們說了那么多,他甚至沒有聽進耳朵里細想一下。
這樣的天子能撐得起大唐,能與太后分庭抗禮嗎
“下朝之后你寫一篇關于攻打天竺國的文章給我看看。”
太后沒有露出異色,她的聲音平穩,不絲毫的情緒,沒有失望,也沒有贊揚。
又要寫文章呀。
皇帝心中叫苦不迭,然而只能聽從命令,乖巧地應道“唯”
吩咐完皇帝之后,太后對朝臣說,“關于天竺國一事從長再議,王將軍并非平庸之輩,他遭到擄掠之后必有應對之法,不會坐以待斃。”
“震懾天竺國確實有必要,中書省擬一道公文,派使者送到天竺國,與天竺皇室進行交涉。”
“至于石蜜制法,如果他們自愿交出來,那最好,如果他們不愿意,那就威逼利誘。”
太后三兩下將具體事宜吩咐清楚,被她點到的人一一出來恭敬應是。
與皇帝結結巴巴還回答不出來相比,高下立現。
太后在女人不應干政的時期,坐上太后的位置并能夠垂簾聽政,與先帝被人稱為二圣,其才能手腕自不必說。
她不僅擅長弄權,更對于國家大事有著自己深刻的見解,她的手段讓許多浸淫官場已久的三朝元老都心下敬服。
“眾卿家還有何事要奏”太后問道。
排在后面的一個御史出列,“微臣有一事要奏,近日近在長安的是書肆里,出現了一本名為終究是錯付了的書,書中所言之事荒淫無誕,任由其繼續傳播下去,恐不利于對天下女子的教化,不應當再放任其自由發展。”
“此事朕已知曉,你先退下。”太后沒有絲毫情緒波動。
御史見他反應平淡,還要再說此事的嚴重性,結果被自己的長官一抓拉住了。
太后再次問道“還有何事要奏”
這次無人出列,于是宣布退朝。
回到寢宮之后,太后由婢女服侍,卸下身上厚重的朝服與發冠,換上了輕便的日常服裝。
在她身邊侍奉多年的老媼笑著說“今日御史說的那本書,殿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