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負責操作的工作人員滑動了下鼠標,調出了第三首deo。
播放頁面顯示出了它的名字
隙
苗海程還沒說話,一旁的傅文澤倒是先多說了一句“這首的伴奏挺有意思的。”
傅文澤這話不是隨便一說。
重新把這首deo調出來集體又聽了一遍之后,在場的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是ra擔,對節奏會更敏感,而這首和其他幾首相比較,不同之處確實就在于伴奏里鼓點的運用。談不上很重,但肯定做過處理,因為聽感上很明顯。
鼓點清晰,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會增強節奏感,編男團舞也更好編。
當然,這只是deo,所以在伴奏制作的過程中肯定比正式的歌曲要粗糙,所以,也意味著更大的可塑性。
而鄒意關注的點則在另外的部分。
“這歌”他道,“有種很奇詭的感覺。”
他覺得這個形容也不太對味,過于抽象了“不是說那種怪誕風,就是”
“靈動。”解夕朝道。
他代替鄒意說出了那個找不到的詞。
“因為伴奏沒用很重的配器,編曲比較跳躍。”解夕朝敲了敲桌子,“應該是用了不少休止符和裝飾音,所以會顯得很靈動。”
他頓了頓,“就像,跳格子”
他舉了一個很通俗的比喻。
眾人精神一振。
對味了。
“與其說是奇詭感,不如說是奇幻感。”解夕朝繼續道,“應該是嗯,我用比較好懂的形容來解釋一下,就是寫旋律的時候鋼琴上黑鍵用的比較多,這種方式編寫出來的旋律會有詭感。”
在場的并不都是懂音樂的,解夕朝盡量用通俗易懂的內容來表達他的意思。
“我大概懂了。”苗海程道,“就是這首曲風比較特別。是嗎”
解夕朝點頭。
一旁的某個策劃已經手快地翻出了這首deo的作詞作曲和編曲,其中的編曲是國內某個新銳,風格確實也一直以大膽靈巧著稱。
雖然名氣不算大,但風格確實新穎。
“如果是這首的話。”主策劃道,“主打的核心的概念會更貼近自然,因為作曲那邊說靈感是取材于光影變幻的瞬間,這個隙字也是形容這個瞬間。”
她頓了頓,“編舞倒是好編,應該是偏向清爽簡潔的風格。”
“但是”
“是覺得撐不起主打嗎”解夕朝問。
主策劃有些訝異地看向了他“對。”
其實排序就代表了偏向,一共四首待定的主打,這首排位第三,在負責策劃的小組眼中,這并不是最合適的選擇。
她想了想,“現在流行做概念,你們的團名是鳳凰嘛,取的就是浴火重生的意思,本身這個概念是很宏大厚重的,和這首適配度不高,當個副主打可能更合適。”
她頓了頓,“我們這邊的想法是,一專算是用來定調的,出道專的主打是后面所有專輯的概念開端,所以還是選一個發揮空間比較大的概念路線比較好。”
把心里的想法說完,她心里的意外還沒散去。
一般來說,新人基本都是跟著公司的策劃走的。很多團出道都是直接買成品歌,或者直接把整個專輯給到藝人,然后讓他們去適應風格。
他們原本以為今天的選歌會是看在了艾清源的面子上
或許公司原本的意思也是這個,但漸漸的,重心確實就不受控制地偏到了另一個人身上。
然而,她沒想到,讓她覺得驚訝的,還不止于此。
她說得有道理,房間內許多人都默然不語,陷入了思考。
解夕朝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