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消化神兒了”
正好,手握玉璇璣的顧九闕也想體驗一下主角光環的鑒寶異能便帶著一群修復師溜溜達達進了古玩市場。
跟原著中,白悅笙掌握了玉璇璣后,只能蹲在攤子前費勁巴拉的挨個摸東西撿漏不同。顧九闕往那兒上一站,整個市場攤位上立刻顯現出零星的光暈。那光暈有大有小有強有弱,視年代和工藝不同,散發出來的光芒也不一樣。
顧九闕清楚,能發光的物件大抵便是整個古玩市場上的“真貨”了。早些年還能搏個千里挑一,如今則是萬不存一。顧爺爺和顧奶奶時常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連撿漏都比幾十年前更難了。
本來好東西就不多,那些人見到顧爺爺和顧奶奶感興趣,就更不愿意撒手了。畢竟博古齋的名聲,在京州市內還是很響亮的。
同爺爺奶奶逛古玩市場的待遇差不多,顧九闕的“撿漏”過程也并不順利。
跟從小就對古董文玩不感興趣,驟然獲得鑒寶異能后,立刻就能扮豬吃虎的白悅笙不同,整個古玩市場的攤位老板都認識博古齋的少東家,也知道顧九闕家學淵源,勤奮刻苦,一身鑒定斷代和修復文物的本事盡得家學真傳。更不要說他身后還跟著一串,直接把文管局的制服工裝穿在身上的好奇寶寶。
一行人一進市場就引起了攤主們的注意。這個情況下,想要不動聲色地撿漏是不太可能的。
那些攤主在見到顧九闕的一瞬間就打起了精神。不管顧九闕的眼神落在哪件東西上,攤主們的反應要么是直接提價,要么干脆把東西收走不賣了。還有一些自來熟的攤主,直接向顧九闕討教起物件的來歷,主打一個不懂就問。
顧九闕只是想要驗證一下玉璇璣的鑒寶異能,倒也并不執著于撿漏真想撿漏的話,他完全可以找個時間去幾趟外地。到時候人生地不熟的,也沒人認識他。只要裝成一副對古董文玩感興趣,又一知半解剛入行的萌新模樣,好多人最喜歡坑的就是他這種冤大頭。
所以現在,顧九闕倒也樂得做個掌眼,順便給攤主們答疑解惑。有玉璇璣這么個奇珍異寶幫忙開掛,原本就很擅長鑒定斷代的顧九闕更是無往而不利,打眼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于是逛著逛著,顧九闕就成了免費幫助大家科普古董文玩知識的小導游。他長相俊美,言辭風趣,且科普起來通俗易懂,聲音又如春水般清澈好聽,無論走到哪兒,身后都跟著一長串游客。走走停停亦步亦趨,儼然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沈大總裁在一票助理、保鏢以及乙方公司陪同人員的簇擁下走進古玩市場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驕陽似火,烈日炎炎,整個古玩市場都散發著灼熱的氣浪,唯有一尊俊美溫潤如同白玉雕像的青年站在古董攤位前,正捧著一塊天青釉的古瓷殘片侃侃而談。日光照耀下,殘破的瓷片呈現出一種很好看的青綠色,越發襯得那人的手掌凝白瑩潤,仿佛觸手生溫。
“你們看這塊殘片,胎質細膩,釉色厚潤純粹,周身遍布魚子紋,看起來很像是龍泉哥窯的殘片,但其實這是清代仿的哥窯。南宋龍泉窯的瓷片胎質會更加細膩堅實,釉層相對來說會比較薄。而且大家看,這里露出來的胎土部分顏色也不對。真正的龍泉窯,無釉的地方是紅色的,如同瓦屑一般。而這塊殘片的胎土”注1
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幫伸長脖子瞪大眼睛,只知道張著大嘴頻頻點頭、驚呼、哇哇叫個不停的呆頭鵝。還有人時不時地舉手插話,妄圖引起俊美青年的注意。
那群游客七嘴八舌聒噪得很,俊美青年卻一直表現得十分有耐心。認真解惑的模樣更叫人驚艷之余,不免有些蠢蠢欲動。
沈大總裁腳步一頓。下一秒,仗著一米九的大高個硬生生地穿進人群中,游刃有余地擠到了顧九闕的身邊,很是矜持地問了一句“真漂亮,我能摸摸嗎”
顧九闕眉目舒展,笑著說道“當然可以。”
說著,他將掌心托著的碎瓷殘片小心翼翼放回了攤位上。
下一秒,一只古銅色的大手握住了顧九闕纖細勻稱宛如玉雕的手腕。日光照耀下,青筋暴露、骨節分明的古銅色大手,與凝如脂玉的一節手腕形成了鮮明對比。
所有人都愣住了。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