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洗錢是最常見的一種洗錢方式,國稅局調查過那么多起票房造假的案件,他們敏銳地可以覺察到,傅庭雪很可能在利用票房洗錢。
簡簡單單舉個例子,假如你手里有兩千萬的合法收入,以及一個億的非法收入,你想利用合法收入把你的非法收入“洗白”,那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資電影。
你可以用這兩千萬的合法收入進行投資,當然對外你要說這部電影投資有幾個億,是大制作,請了某某大導演和某某大明星,還是中外合拍的項目,和好萊塢某某特效工作室進行合作。
電影還沒拍前就進行一番宣發和造勢,至少氣勢上要給足。
在電影的制作端上,也充滿很多無法量化的成本,比如特效的成本,修建拍攝基地的成本,還有演員的片酬等等。
比如周濟慈曾經拍到過的那次“片場失火”案件道具組故意放火燒掉王城的一個角樓,但卻對外謊稱整個王城都被全部燒掉,需要重新修建一座全新的王城,用這樣的方式虛報財務數據,抬高電影的拍攝成本。
而為什么要找海外特效工作室合作因為垮境查帳手續更加復雜,成本也更難追溯,有時候年都不一定能拿到許可證。
電影拍好后,就用這一個億的非法收入刷票房和營銷宣發,前期投入越多,電影院給這部影片的排片也就更好,從而吸引大量不明真相的觀眾進入電影院。
經過可靠的計算,刷票房的成本一般只有10左右,這些幾十塊的小額資金很難追查到。
有時候出品方甚至會和院線進行合作,以更高的分成為利益交換,讓院線方協助偷票房。
就這樣,刷一個億的票房通常能帶來好幾倍的收益,這也就把黑錢變成了清清白白的票房分成。
同時,票房的造假也可以拉高公司股價,這也是一種更高級的金融玩法。
至于拍出來的是爛片,網上一片罵聲爛就爛,罵就罵,反正罵的是導演和演員,背后的資本家早就賺得盆滿缽盂,下次繼續這樣干。
當然,也別以為某某大導演和某某大明星就無辜,他們拿“高片酬”,間接協助成本造假,并偷稅漏稅時可不見得無辜。1
如此說來,這可真是一場尼羅河慘案式的全員惡人的黑色喜劇。
不是沒人懷疑這其中的貓膩,但老狐貍油滑得很,再加上他手下養的那群訟棍實在是兇悍,你說我票房造假你說話可得負責任,再亂說我們上法院打官司。
五年前也打過一次官司,但他集團里也不止一群難纏的訟棍,還有一群從提籃橋監獄出來的“高端人才
”,一番調查下來,最終的結論也是,有涉嫌洗錢的嫌疑,但沒找到實質證據,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所以,這幾年下來,別說黑錢的來源,便是他洗錢的小把柄也沒抓到。
在港城,唯一能和英賢集團抗衡的就是江家,江恕有個舅舅是港城的高官,不比傅庭雪背后的靠山弱。
他們兩家既然對上,以江家的財力和人力,說不定能帶來意外收獲。
眼下,何陽深吸一口氣,盡可能以平和的語氣道“您要是有什么情報和證據,請務必跟我”
江恕從一旁的抽屜里拿出幾個文件袋,這是這兩個月來,他用一切能用的人力物力能搞到的資料,為此還用上一些灰色手段。
他先拿出第一堆文件袋“這是我公司里的程序員搞到的信息,已經是盡量精簡后的報告,東南亞每年都會有一大筆非法資金來到港城。這個u盤里,詳細記錄了每一筆資金的來源,你們可能會有幫助。”
這便是那些非法收入的來源,資金從緬北轉到東南亞的賭場,一部分通過“跑分機”洗干凈,另一部分則通過票房洗錢。
總之,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金額越細,來源就越不可追溯。
至于他具體用什么手段搞到的信息,這里不方便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