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看起來又清減了不少,這段日子在莊子上可真真是遭大罪了。”施嬤嬤滿眼心疼,打開食盒一層一層往外掏。
才剛剛用過飯,便又送來這么些糕點牛乳,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在養豬呢。
胤禛無奈道“再多吃兩口就要頂到嗓子眼兒了,先撤下去吧。
在莊子上的日子雖比不上宮里,卻也不曾差到哪兒去,這些個長輩就差將庫房都搬過去了,能短了什么
略有清減并非虧了嘴的緣故,不過是心里有事兒,嬤嬤就別再整天想方設法養豬了。”
施嬤嬤略顯遺憾,卻從善如流,利索地將東西又給收了回去,“奴婢先放到旁邊溫著,晚點爺或是十四阿哥想吃點就吩咐一聲。”
胤禛點點頭,又見她有點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禁微微皺眉,“嬤嬤還有事”
“是有一件事兒爺才剛剛回來,不知可曾注意到十四阿哥身上的衣物”
“有何不妥你且直說。”
“那些衣物并非宮里繡娘們的手藝,而是出自烏雅答應之手。”
一朝從天堂跌落地獄,如此巨大的打擊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得。
更何況在這個迷信封建的朝代,“不詳之人”這簡簡單單四個字更猶如一座大山,足能將任何一個人死死壓住,一輩子翻身無望。
換做普通人,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了,或絕望崩潰,或渾渾噩噩度日。
但烏雅氏從來就不是一個能輕易認命之人。
縱然遭遇這般劫難,她從始至終也都不曾放棄過掙扎。
一直以來靜悄悄龜縮在角落里不過是為了暫避風頭,以免進一步惹惱康熙從而徹底萬劫不復。
再者也是周遭盯梢太多,讓她無法有所動作。
一晃眼過去這么長時間,她的“沉寂安分”很好地迷惑了旁人,對她的關注日漸減少。
后宮里的女人實在太多太多,一時不察可能就又多了幾個新鮮的“姐妹”出來,相較于早已經敗落跌入塵埃的烏雅氏,其他風頭正盛的寵妃顯然更值得花費精力人力。
而這回突如其來的一場雪災對她來說更像是一次天賜良機。
不僅康熙為此忙得腳不沾地,憂國憂民的太后也根本無暇分心顧及其他,就連平日處處嚴防死守的胤禛也被迫困在了莊子上。
所有的阻礙一夜之間全部消失,若不趁此機會做點什么,那就太對不起老天爺的“恩賜”了。
“她雖失寵被禁足于永和宮,但烏雅家的勢力卻仍為她所用。
今兒親手做身衣裳給十四阿哥、明兒又是最愛吃的零嘴兒,一天一個花樣擋都擋不住。
十四阿哥才不過是個三歲的孩子罷了,又是她親手養大的,根本不曾費什么功夫便將他給俘獲了去,成天沒事兒就往永和宮鉆,不到天黑都不肯回來。
還有五公主也是,太后娘娘那邊也不知是疏忽了還是心軟了,并未見阻攔,只由著五公主往永和宮跑。”
施嬤嬤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從始至終,皇上也并未明令禁止旁人探望烏雅氏,更不曾令其與兒女斷絕關系。
想硬攔,屬實不易。
至少以自己的身份絕對做不到,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在心里干著急罷了。
胤禛還算了解自己的這個生母,因而對于她這樣頑強能折騰并未感到意外,只是面色到底還是微微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