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的生母敏嬪是鑲黃旗包衣出身,阿瑪也只是個二等侍衛,家世平平無奇。
但因容貌嬌美性情溫柔和順的緣故,康熙待她不算多寵愛,卻也并未太過冷落,每個月也總有那么一兩回要翻她的牌子。
生活一如她的家世一般,不上不下,不好不壞,不過平平無奇。
就連她的兒子亦是如此一般的境遇。
明明生得虎頭虎腦可愛異常,又難得沒有一丁點兒熊孩子的頑劣本性,簡直就像個來報恩的天使寶寶,乖巧懂事到叫人恨不得套個麻袋偷回家自己養。
偏偏,他在皇宮里的存在感卻極低。
除去生母平庸這一點以外,與他自身的性情也有極大的關系。
家里兄弟姐妹太多,太過乖巧懂事不吵不鬧的小孩注定搶不到那極其有限的幾分關注,反倒是老九那樣一身反骨的“逆子”以及小十四那樣整天上躥下跳氣得人牙癢癢的熊孩子更加引人注意。
無論是煩是惱甚至是氣得跳腳也都好,關注得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上心了。
果真就是應了那句老話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但對于胤禛來說,小十三這樣的性情卻正正好對上了他的胃口。
一則他生性喜靜不愛鬧騰。
二則打小就與老九老十那兩個紫禁城小霸王針鋒相對、又被天字一號熊孩子小十四不時氣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早就受夠了這些小混蛋玩意兒,已然到了一看見熊孩子就頭昏腦漲開始生氣的地步。
格外乖巧聽話的小十三簡直就像是混沌噩夢中的一束光,甫一進入眼簾,就令備受折磨的胤禛抑制不住開始愛心泛濫,只恨不得拿他和十四對調一下才好。
這樣的偏心雖不曾做得太過明顯,但小孩子對這方面似乎天生就有一種異于常人的敏銳直覺。
哪怕再怎么看不上四哥不稀罕四哥,哪怕他自己主動棄如敝履,霸道慣了的小十四爺卻還是堅決不允許有人伸手來搶。
很快,胤祥在他眼里幾乎就成為了階級敵人一般的存在,但凡看見了從來就沒個好臉色的時候,動不動就想法子欺負人家。
好在胤禛還是不放心小十三那樣一個老實厚道的孩子,即使平日再忙也總會叫人密切注意著兩小只之間的狀況,而后抽空回來主持公道。
起初他還努力想要好聲好氣跟熊孩子講講道理,但熊孩子之所以被稱作熊孩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喜歡蠻不講理任性妄為。
憑他嘴皮子說爛了熊孩子也死不悔改,反倒越發變本加厲,發展到后來胤禛也是徹底死了“好好說話”的心,該罵就罵該罰就罰,丁點兒不心慈手軟。
殊不知,他這樣的舉動落在熊孩子的眼里就成了他“移情別戀”的證據,遂越加卯足了勁兒跟小十三斗爭,在阿哥所里整天鬧得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胤禛原本是想著給他找個玩伴好轉移一下注意力,別閑著沒事就往永和宮跑就行了,卻是萬萬沒想到,事情的發展竟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般不可控。
所幸,也總算是殊途同歸。
為了趕走這個搶奪自己所有物的“入侵者”,小十四可謂是用上了全部的精力,哪怕禁足結束得以自由行動之后他也沒再總往永和宮跑了,只生怕自己多離開一會兒的功夫就會徹底被人搶占了位子。
難怪常有人說,飯總是要搶著吃才香。
“十四阿哥呢”伸長了脖子也沒瞧見自己期待的人,烏雅氏臉上的笑容立時就掉了下去,拉得老長。
許嬤嬤無奈解釋道“這會兒十三阿哥正在阿哥所同十四阿哥玩,一時抽不出身來,說是晚一點等人走了再來看您。”
“怎么又是十三”
五公主皺眉,“往日里也沒見他跟十四弟多親近,怎么突然就好上了成天拉著十四弟胡鬧些什么呢
十四弟也是,有個玩伴就玩得忘乎所以了,連自己的額娘都拋到了腦后去,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枉額娘每日心心念念惦記他。”
烏雅氏哪里聽得了旁人說自己的寶貝小兒子半句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