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淺羽家的“銀輝”、“銀峰”也成了長野縣的金字招牌,其他還有蔬菜菌菇罐頭、調味品、天然橡膠、天然藥材、鮮花香水等等都成了長野縣的特色商品,來往游客多少都會買到由淺羽家的工廠生產加工的地方特產帶回家。
關于開會社這點淺羽守和還是很欽佩自家外婆的。畢竟起初淺羽守和只是打算開幾個小型農副產品加工廠,推銷自家農產品的同時頂多順便帶帶山形村的其他農民。
畢竟他對這個方面不是很感興趣,志不在此。
是秀珍女士自己琢磨許久后,有一天在餐桌上宣布了自己打算試試開家公司,整合發展現有產業鏈的消息。
家人自己有這個意愿,那淺羽守和自然是鼎力相助。
但除了一開始開各種資質證明需要跑跑腿送材料外,開會社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秀珍女士自己一手操辦的很顯然她已經事先做過充足的準備功課了。
包括后來自家會社的整體經營方向也全部都是秀珍女士在把控。淺羽守和頂多就是幫忙寫過不少類似旅游攻略、美食介紹這樣的文章附圖軟廣,投稿到各大報紙報刊以推銷自家商品。
捐錢修路、修繕廟宇、保護原始森林,以及為整個株式會社定下固定的慈善公益項目,比如資助貧困兒童上學、雇傭殘疾人員工等等,這些都是秀珍女士作出的決定。
秀珍女士信奉本地山神,并且覺得錢財乃身外之物,人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夠用即可。她年輕時孤身帶娃,曾多受鄉里接濟照顧,現在有能力了,自然也理應回饋養育她的此方水土。
淺羽守和最佩服外婆的地方就在于一個人不管多大年紀了,什么時候努力用功都不算晚倒不是說外婆以前懶惰閑散她的葡萄園可是靠她一個人就發展成了山形村規模最大的那個,而是在面對經營大企業這樣全新陌生的領域,來年就50歲的她依舊能夠拿出全部的熱情去孜孜不倦的學習,不會故步自封也善虛心聽取他人的建議。閑暇之余的時間全部用來看各種經濟類的書和訪談,會盡可能去了解國內外形勢發展,同時也會深入了解基層員工的需求和生產遇到的難題。
她在企業經營方面展露出的天賦和敏銳的嗅覺令擁有上輩子學識的淺羽守和都為之側目。他相信即使比別人晚起步三十年,未來的秀珍女士也一定會有不俗的成就。
030
淺羽守和這幾年除了協助外婆經營新興家族企業外,還在陣薅某黑漆漆組織羊毛的幫助下,在米國以老板的名字經營了一個全新的身份。
那個身份的家族曾是祖上闊過的沒落鷹國貴族,當年為了尋求機遇移民至米國,不過一直發展平平。到了現在這一代更是雙親早亡,只剩下一個身體不太好、目前大學休學中的兒子。此人身體不太好又性格孤僻,平日里很少出門,幾乎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