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嬸已經思量好了,她原本看中的也是馬木匠選的那間鋪面,“我家要醫館南邊那間小的,并一百五十兩銀子,房子就要你們對過的一家,咱們還做鄰居,我這會兒就尋趙經紀去,勞煩老哥哥若有人也選中了,就說我家已經定了。”
馬木匠點頭應下,黃大嬸忙快步走了。
黃大嬸諢名叫黃豆花,點得一手好豆腐,一連生了五個女兒,也壓得她婆婆不敢多話,硬是把五個女兒全拉扯大了,又生了兩個兒子,更是腰板硬得能頂天,家里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全聽她的,她說要換,現回家拿了房契地契就奔去尋人。
中間戶的胡家住了胡大爺、胡二爺、胡三爺三家,也是馬木匠前頭想換房的原因。
孩子小還好,都能擠擠,但孩子大了,就真是轉不開了。
就比如胡家,三家的兒子都大了,又生了一堆兒子女兒,全擠在一個院子里住著,院子里都搭起了棚屋,吃飯還要輪著來,就那么端著碗蹲院子里吃,那胡家的大爺還是個秀才呢,年紀也就比馬木匠大五歲,看著卻比他老多了。
這時胡家也正商量換房子的事兒。
趕了女人和孩子出去,屋里也還有胡大爺三個,并三家的兒子九個。
胡大爺看了一圈兄弟并兒子侄子們,“說說,你們怎么想的”
胡二爺道“我的意思是換,那圖紙我細瞧了,還能再隔出幾間臥房來。”
胡三爺看他二哥一眼沒吭聲。
胡大爺問“老三你怎么想”
胡三爺遲疑了一會兒道“我想著咱們不要鋪面,添點錢,要兩套房子。”
后頭的幾個小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們是真不想再一塊住著了。
最小的胡二爺家老四沒忍住說了出來“要是能換三套房子就好了。”
“三套房子,你做夢呢”胡大爺家老大道。
“唉。”眾人唉聲嘆氣。
胡大爺皺眉道“三套房子太多了,須知屋止半住,人散無主,依我看,咱們要兩套房子,中間打通做成一套。”
胡家眾人面面相覷,不夠銀子買三套,也只好這樣了。
胡大爺見眾人都同意,又道“按馬家的說法,咱們不要鋪面,要補咱們七百五十兩
銀子,就是不知道他們那房子要多少錢。”
說到這里,又皺眉看著兄弟和兒子侄子們,“這是咱們整個胡家的事,都要想法子湊錢。”
眾人都答應了。
胡二爺道“馬家說咱們租房期間,按人頭一人給兩百文的租房錢,咱們家上上下下一共四十口人,一個月就有八吊錢呢,他們建房子,那么大棟房子,怎么也要修個一年半載,咱們家男丁多,還能去干活掙工錢。”
這樣一算,胡家眾人輕松起來,都滿心期待起換房來。
胡三爺迫不及待,欲站不站,“那咱們現在就去馬家看圖紙選房子去”
胡大爺嗯了一聲,臉雖然嚴肅,但人已經站了起來,“走吧。”
任誰都知道,去得越早,能挑能選的越多。
北邊的兩個院子的人家也早知道了消息,前兒馬木匠就把這稀罕事兒說得滿胡同里無人不知,所以他們今兒也都有人過去聽了瞧了,只是雖然心動,兩處的情況卻都有些復雜。
但到底便宜太大,又聽著旁邊幾戶人家的歡聲笑語、商量打算,屁股底下就跟火焚著了一樣,也就忍耐了一頓午飯的工夫,就陸續尋到了趙伍。
同時,也將難處帶到了趙伍處。
趙伍將人暫時安撫打發后,皺著眉頭思索了一陣。
這五處院子的情況他早查好了,也報給了哥兒知曉了,原本以為最麻煩的是北邊第二家,那是個大雜院,租戶住戶混雜,很有些混人,要理清各家的賠償,很是瑣碎費事。
不想,鬧得最兇的卻是北邊產權歸屬極清楚明白的第一家。
戶主是個過繼來的跛子,他媳婦是個下九流的接生婆,兩人有一個十三歲的閨女,一家三口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卻有余,家里不僅有媳婦出去接生的錢,還空余了兩間鋪面并好幾間屋子出租。
不想拆遷的消息傳出,那跛子的親爹娘并兄弟齊刷刷冒了出來,又說要他認祖歸宗,又要給他女兒說親,還有要過繼兒子給他的,死攔著不讓簽契書,亂糟糟一團。
跛子是個懦弱沒主意的,可他家媳婦閨女卻兇悍,他父母兄弟也不逞多讓。
這會兒雖暫時打發了,但此事必定沒了,趙伍怕鬧出大事來,想報給哥兒決斷,偏蕎哥兒又出城去了,趙伍想了一會兒,想起哥兒說過,若有因拆遷引起糾紛而不能決的,可尋府上林家的表小姐,遂套了車往榮國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