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指鹿溪“你也不上班。”
“”這下輪到鹿溪無語了。
他深感丟臉,立刻做了一個“告辭”的動作。
“嘖嘖嘖。”嚴以珩笑他,又揮揮手跟他告別,“走啦。”
鹿溪也朝他揮手“拜拜周一見”
坐進地鐵后,嚴以珩打開微信,發現自己有一條新的好友申請。
都不用點開就知道是誰。
鹿溪從他們公司的微信群聊里找到了他。
鹿溪的頭像就是他今天開的那輛摩托車。他坐在車上,左腳撐著地面,仰拍的角度把腿拍得快有兩米長。
嚴以珩連連感慨現在的孩子個子長得可真高。
說得好像自己比他大很多歲一樣。
嚴以珩慢慢地翻著鹿溪的朋友圈。
那人生活看起來蠻簡單的,幾乎就兩件事,籃球和摩托。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連高考、大學開學這樣的人生大事,都沒在他的朋友圈里留下任何痕跡。
退出鹿溪的朋友圈后,嚴以珩發現自己最新分享的一條鏈接被鹿溪點了贊。
嚴以珩抿嘴笑笑,鎖上了手機。
和鹿溪就這么熟悉起來了。
他們不太能經常在公司見到對方嚴以珩所在的那家創投公司在9樓,鹿溪所在的設計院在12樓,而且鹿溪那個設計職位經常往外跑,在公司的時間屈指可數。
有時他來公司,時間湊巧的話就叫上嚴以珩一塊兒吃個飯。
年紀差不多的大男生,相處起來也輕松。
聽說嚴以珩準備在大學畢業后考法碩時,鹿溪還幫他借了一點學習資料陽城大學的法學系,可是全國都有名的。
嚴以珩一直說找個機會好好感謝他,可鹿溪老在工地上,總也沒時間。而鹿溪有空的時候,嚴以珩又在趕項目。
兩個人互相問了好幾次,終于在某天晚上碰上了時間。
“我都曬得黑成這樣了。”鹿溪一邊喝奶茶一邊抱怨,“前兩天跟一個高中同學吃飯,他問我是不是去挖煤了,我真是受不了了。”
嚴以珩笑著說“那你很厲害啊。我大一的時候都沒做什么跟專業相關的東西呢你知道的,那時候我在你們學校幫忙。”
鹿溪半真半假地感慨“那多虧了你沒去做什么太專業的實習,不然”
他兩只手交叉著放在桌上,下巴墊著手背,含含糊糊地說“不然,我們不就沒機會認識了,對不對”
嚴以珩抬起眼睛瞟了一眼,沒說話。
他伸手把鹿溪的那杯奶茶往對面推了推,清清嗓子說“喝東西都堵不住你的嘴,哪兒那么多感慨。”
鹿溪慢悠悠從桌上坐起。他接過奶茶,也不著急喝,只用手撥弄著吸管,順便時不時抬頭看看對面的人。
那視線落在身上時帶著讓人實在無法忽視的份量,嚴以珩咬著吸管,也沒有正面去回應那些帶著試探的視線,只是輕聲“嗯”了一聲。
是個疑問的語氣,尾音微微向上,像帶著小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