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回答,無形中驗證了那答案的毋庸置疑。
好在他們已經有經驗了
。不過,這次選擇右邊墓道的他們實際上也沒遇上太多的比如機關什么的,一切和之前別無二樣。就是中途,左邊前方突然傳來一陣巨響。
“行吧,我真謝謝你當時沒讓我把墻砸碎。”克拉克說。
“畢竟當時我們沒遇上另一隊我們。”布魯斯看向前方,緩緩說“在同樣長度的墓道中,我們的出發速度理論上是大致相同的,但是之前的我們,比我們前進了五百米”
“因為我們中途有停頓。”戴安娜接過話柄“為了等克拉克剝橘子。”
“看來確實如此。”他說。
等再次經歷跳崖,失重,回到出發點,眼前的一切又改變了。這次不再是青磚組成墻壁的甬道,而是直下的階梯。這似乎比直來直往的甬道更加的可怕。布魯斯依舊要求他們繼續前進,結果和之前一樣他們會在第一輪跳崖,然后在第二輪發現前一對他們的蹤跡。
有時候,他們第二輪如果保持和上一輪同樣的選擇,那第二輪有概率是同樣的場景,也有概率刷出新的;他們即使每次選擇都不一樣,也不一定見得就能突入新地圖,某次實驗中,他們在同樣的原始洞穴一樣的場景下兜兜轉轉了五次。
后來,布魯斯開始要求他們分頭行動,結果就會和第一次一樣,不論是哪對兩兩組合,似乎在他們出發的那一刻起,前方永遠會走著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前的他們,后面則永遠會跟著一個小時后的他們。他們對此心照不宣,卻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情況錯過,如同被時間玩弄的螻蟻,在不可名狀的、永恒而反復的道路上忙碌、行走、奔跑。
常人早已臣服于不知名的偉力,獻上僅存的、唯一的且浩瀚如海的恐懼,而英雄總是在突破時間、突破規則、突破自我之人,卻不知疲倦地奔走,探尋,直至指針歸零。他們走到終點之時,亦恭候多時,嶄新的狀態,嶄新的食物,這是這鬼地方唯一殷勤點的部分了。
在不知道走了多少次后,布魯斯疲憊地揉揉眉心,暫停了新一輪的出發。
經過實驗,他們只要沒有出發,就不會走到終點,下一隊“他們”也就不會在刷新。這最大的壞處就是食物和資源容易耗光,動起來起碼還能刷新一下物資和狀態。
“好吧,實驗這么多輪了,我們來總結一下。”
克拉克第一次覺得“總結”這個詞匯是那么美妙,哦,要知道,以往,當蝙蝠俠準備“總結”點什么的時候,那就代表有人得倒霉了而且這個倒霉鬼十有八九是他“超人,收斂你的力道”、“超人,注意頻道里的信息”云云。復盤是為了更好的明天,但有時候當眾復盤無異于一眾公開處刑,這點正義聯盟的各位深有體會。
“首先,”他組織了一下語言“在這么多次實驗后,我想,我們應該陷入了一個類似莫比烏斯環的空間。”
莫比烏斯環,是由兩名德國數學家于十九世紀提出的一個發現,即一條
扭轉180度的紙帶,再將兩頭粘接起來,這樣一來,紙帶就形成了一個單側曲面。
在不討論其中復雜的數學意義的情況下,對莫比烏斯環有了解的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莫比烏斯環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面,這意味著從任何一個點出發,他最終都能回到這個點。像一套死循環,或者一個象征無盡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