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之前的八年里,楊勝并不讓他隨心所欲的奔跑,但是卻帶著他跑到各地,看重量級比賽,拓寬他的視野。
他對那場比賽的印象極其深刻,因為在看到這個成績出爐的時候,一向在大賽上心平氣和的楊勝紅了眼睛。
當年他只有十歲,正扒在柵欄上興致勃勃地看那幾個和自己一樣的黑頭發黃皮膚,卻講著不同語言的選手紛紛高速沖過重點。
其中,那個唯一他能聽懂名字的,身著紅色運動服的運動員,獲得了第三名的成績。
很厲害。他的第一印象是。
雖然那個選手一直在溫溫柔柔地笑著,但是奔跑起來,卻分毫不讓,甚至有些拼命的狠勁兒,咬緊了前面的選手就不放,最終一舉反超。
“國家紀錄。”他突然聽到頭上傳來這個聲音,抬頭看去,楊勝已經紅了眼眶。
被陳杏悉心教育了兩年,派克已經不再是不知人故的小孩了,知道眼眶紅就是哭的前兆,而哭泣是人類表達傷心難過的一種方式。
小派克拉住楊勝的衣角,有些不知所措的,像安慰這個不知道怎么突然難過起來的大人。
楊勝感受到衣服的力道,低頭看去,看到小派克擔心的眼神頓時笑了起來。
“我不是在難過,而是在開心,在我退役之后依舊有很多年輕的血液出現,而我的接班人也干得很好。你上來看看。”
說完,楊勝一把把派克撈起來,架在自己脖子上。
“派克你以后也會站在這樣的賽場上,披著我們國家的國旗。”他說。
視野一下子變得廣闊,派克幾乎可以把底下的運動場盡收眼底。
那名年僅十六歲的小選手披著國旗,站在頒獎臺上,觀眾席上的所有人都為他獻上掌聲。
所有中國人都為了他的成績而內心震動。
成千上萬的人,都因為一個人的奔跑,而凝結出一種情緒。
敏感的派克可以嗅到空氣中的激動和期盼,那是他還不能理解的感情,但是領獎臺上的那抹鮮紅卻刺入他的眼睛。
同時,他也牢牢記住了那個人的名字和成績。
仲子路,十六歲,百米10秒45,全國未成年紀錄的保持者。
國家隊選拔訓練營的宿舍里,派克伸出一只手,眼睛描繪著手上的肌肉,卻在走神。
明明自己剛才的身體狀態非常好,自己發揮的也很好,也遵循了楊勝給予的意見,沒有在中段肆意爆發,而是把力氣都留在了最后三十米,盡情沖刺。
一切都很順利,他以為他可以做到的,但是他沒有,還是差了005秒。
到底是哪里不對
今年的派克也是十六歲,他自認為自己沒有比那個人當時差了任何地方,他極度信任的楊勝也是這么說的。
那到底是為什么沒有贏
派克想不明白。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