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著,調出了一張最新的行政區劃圖和春秋歷史地圖呈現在屏幕上,又劃出了中原的范圍。
喏,鄭、宋、晉、衛、陳、蔡大概在這片兒,如果說秦楚在西戎南蠻,那齊魯還在東夷,燕國還在北狄呢。雖然燕國在春秋沒啥太大存在感吧。
到這時,在場的四人其實都已經不在意她在說什么了,他們無不在看到這張輿圖的那一刻倒吸了一口涼氣。尤其是兩位國君,他們都曾見過行軍所用的輿圖,雖知九州廣闊,卻沒想到如此博大,甚至似乎還能繼續向外延伸。
隨著他們沉寂下來消化這一切,小瘋的講述終于又回到了正題。
剛說到哪了,哦鄭莊公肯定是個聰明人,并不想舉世皆敵,所以他開始交朋友了。首先是魯國,前面說到,魯隱公并不想出兵,是公子翚自作主張,而去年他又拒絕了宋國的求援。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盡管兩國曾經因為宋國和鄭國的矛盾有些齟齬,畢竟以前魯國和宋國是盟友。但現在既然魯國和宋國關系已經不太好了,當然要拉攏一下,于是鄭國和魯國就這樣達成了和平,撒花真是穩定的三角關系呢。
接下來,東門之役的冤家們,除掉已經打過的衛國和宋國,蔡國只是個湊數的忽略,下一個目標是陳國。鄭國和陳國呢,不止這一個仇,還涉及到一點舊怨,和周天子有關。
大概是說前幾年周鄭交惡之后,周桓王分了鄭莊公的權給虢公,由于陳桓公也比較受天子寵信,鄭莊公可能想著是不是可以拉攏一下這位,結果被狠狠地拒絕了。“你以為你拒絕的是誰的愛是一個天神的愛。”我亂說的。
反正終于這次有機會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于是陳國也被鄭莊公帶人爆錘了一頓。要我說這幫諸侯們真的沒有鄭莊公識時務,看看人家找魯國和好得多快,難怪人家可以小霸一時。然而除了陳桓公之外,周桓王也是這個鬼樣子。
“其實陳侯鮑還算識時務,他至少聽勸。”寤生大抵是為了釋放之前那張輿圖帶來的震撼,隨口說起閑話,“畢竟是以姻親立足的國家,心思還是靈活些。”
息姑聽到這里打起精神回應道“聽聞公子忽所娶為媯姓女”
“這便是我說他心思靈活的地方了,可惜太靈活了些。”寤生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皺起眉,“當初不該應承陳侯,允許忽娶陳女的。”
前腳還在說王畿受災,請求周邊的叔伯舅甥之國給賣點糧,啊叔伯就是同姓國,舅甥就是姻親國。鄭國也在被請求的范圍內。后腳鄭莊公在周鄭交惡之后第一次去拜訪周桓王,結果他就不給人家寤生面子。
連周公黑肩都看不下去了,說了一句名言,“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瘋狂暗示周王,你能有今天晉國和鄭國功勞好大的,你不要過河拆橋啊。就算要拆,這是人家第一次來朝見,總得裝裝樣子以后再拆吧,不要沒事得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