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重點是這個但是,鄭莊公后宮里還有一位宋國娶來的雍氏女,也生了個兒子公子突。雍氏在宋國頗有地位,為人敬重,且被宋莊公寵信。如今鄭莊公死了,宋莊公十分簡單粗暴地直接找了個機會坑蒙拐騙地把祭仲抓住了。
寤生看著馮的眼神十分冰冷,他知道這件事情是宋公馮在其后主使,沒想到對方居然卑鄙到用這樣的手段哪怕是賄賂都罷了
馮依然笑瞇瞇的,不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沒有把視線投向寤生的意思。
宋莊公直接下了最后通牒不立公子突,那你就死在這里。同時還把公子突也抓來了,要求對方給宋國好處。最后祭仲終于妥協了,和宋人訂立了盟約,帶著公子突回國了。而事已至此,公子忽也不想坐以待斃,收拾收拾就連夜跑到衛國去了。
其實按這個描述,怎么說呢,祭仲的決定可以理解吧。畢竟自己的小命還是比較重要,雖然以這個時代的標準來看,鄭莊公于他有恩,他這么做真的很辜負先君恩情是真的,還是以死報之更符合人們對道德的要求。
但是也說不上會不會祭仲只是暫時答應應付一下宋國,權宜之計。畢竟他一來早就在當年太子忽拒婚齊國的時候就看透了未來的危機,只是沒料到會被宋國綁架;二來我們上帝視角可以劇透,他后來其實又迎回了太子忽的。
不過我們畢竟不是祭仲,誰知道如果公子突也就是鄭厲公即位以后沒有對付他,他是不是也不會反抗,最終趕走鄭厲公,迎回鄭昭公呢。但這幾乎是注定會發生的,畢竟鄭厲公得位不正,而祭仲手握重權,只要國君有心,總會有所沖突的。
至于太子忽,作為親爹已經死了、就差一個儀式的合法繼承人,理論上他是可以直接發兵的。也不知道他是因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覺得自己不得人心,無法與祭仲抗衡;還是真的不想和兄弟爭斗。
后者并不是沒有可能,想想他拒婚齊國的理由,那可不是對齊侯說的,而是給自己人的解釋。總而言之,他雖然放棄了出兵,但還知道先保證自己的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比起某些離譜的例子,至少不傻,可以了。
畫面上的小瘋嘆了口氣,而空間中同樣傳來幽幽長嘆。
公子突的話,看這個描述,他應該確實是有野心的,甚至大概率是他先跟宋國搭的線,不然宋國應該也沒機會抓住他。可惜有點引狼入室了,他可能想借了力以后翻臉不認人,然而宋莊公沒給他這個機會。
“足有負君上重托。”聲音的主人祭仲步伐緩慢卻堅定。他目不斜視,仿佛公子突和公子忽都不存在似的,最終來到寤生身前深深一拜。
隨即他迅捷地起身邁步,還沒待眾人反應過來、依然沉浸在那君臣死后相見的深厚氛圍中時,一拳便已經落在了宋公馮的下巴上。
“宋公,久見了。”祭仲的聲音里滿是愉悅和暢快。